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2頁

“出頭又如何?”陶暮針鋒相對:“姚老先生做了那麼多虧心事,你能高枕無憂。宋家人不能。宋家那麼多條人命也不答應。我既然認了宋老爺子當爺爺,宋家這筆血債,我自然要抗。”

“好。”姚聖安怒極而笑:“我倒是要看看,你想怎麼替宋家出頭,你又能怎麼替宋家出頭?”

兩人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陶暮結束通話電話,轉頭就去上課。上完課,又去隔壁播音主持專業,求老師幫他找個符合要求的配音。除此之外,陶暮還想找個文化底蘊深厚的老師幫忙操刀《市井人生:民以食為天》這檔美食節目的文案。

陶暮剛一入學就折騰出飛訊網,如今這看似小打小鬧的網站越撲騰越大,身為創始人的陶暮自然也得到一眾師生們的另眼相看。

更何況陶暮事業雖然做的大,但是他從不缺課請假,專業課上的表現更是非常出色。教育領域的一個普遍真理就是所有老師都喜歡刻苦且優秀的學生。陶暮不管從哪個方面來看,都很符合這個標準。

非常欣賞陶暮這位學生的老師們當然願意幫助陶暮解決難題。可是當表演系的老師接過陶暮親自撰寫的節目策劃書,從頭翻閱一遍後,頓時有點發懵:“你、你這究竟是劇本還是節目策劃?你究竟想拍電視劇還是想拍美食節目?”

“我就是想弄一檔類似真人秀紀錄片這類的美食節目。”

在陶暮的策劃書裡,這檔節目就圍繞著開在後海衚衕裡的宋記展開。節目組的工作就是跟拍宋老爺子每天的生活,早起買菜,飯館開張,烹飪食材,講述每一道食材的歷史淵源,每一道菜曾經在歷史上有過什麼樣的故事,然後引申到飯館裡的客人,每個客人在吃這道菜的時候又有什麼樣的故事,甚至是街里街坊們的故事,最後把主旨引到飯館老闆宋老爺子的身上,引出宋老爺子的故事。

在陶暮的構思中,這檔美食節目可以採用單元劇的形式來做。之所以這麼做,陶暮就是為了讓更多的觀眾感同身受。這樣他在號召網友們抵制聖安集團旗下的飯店酒店的時候,才能引起更多人的同仇敵愾。

當然,這部分盤算肯定是不會寫在策劃書裡面的。

“你這專案有點大呀。”憑著對專業的敏感度,表演系的老師立刻意識到陶暮的勃勃野心:“你是想做一檔有情懷有底蘊的美食節目。那你不光需要旁白播音和文案,你還需要編劇和演員吧。”

陶暮皺了皺眉,認真說道:“我沒想過用專業演員。我覺得讓節目組拍食客們的故事,會更有真實感。要是讓專業演員擔任角色的話,觀眾看到那些臉熟的面孔,就不會有那麼強的代入感了。”

“但是普通食客在鏡頭前的渲染力不夠吧。他們能拍出你想要的那種感覺嗎?”表演系老師對陶暮的策劃很感興趣:“我覺得你可以跟學校合作一下。完全可以讓你那些師哥師姐們在節目裡客串一下。他們是專業的演員,受過專業訓練,但又沒有什麼表演經驗。完全符合你的需求。”

表演系老師似乎也能看出陶暮的顧慮,補充道:“至於你想要的真實感和代入感,我們完全可以採用紀錄片的方法拍攝這個節目。你剛才說真人秀是吧?我們採用食客們的故事,讓一部分真正的食客出鏡,事後也可以做出本節目完全是有真人真事改編的宣告。我覺得不會太影響觀眾的代入感。畢竟你要考慮到,情感的渲染也是代入感的一部分。”

陶暮若有所思。表演系老師也不強求:“這樣吧。你回去考慮一下。我這邊呢,先幫你聯絡一下播音旁邊和文案這方面。依照你的要求,普通老師肯定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我會想辦法,幫你聯絡一下曾經在國家臺擔任主持人的白安白老師。他的嗓音非常醇厚,而且滄桑,應該符合你對這檔節目的氛圍要求。至於文案方面,我可以幫你介紹蒲藺蒼蒲老。他老人家曾經寫過一個京城小吃的系列散文。他的文筆應該能勝任你的需求吧?”

陶暮簡直就是喜出望外,連連點頭道:“太能了。多謝岑老師。”

岑文擺了擺手,笑道:“不用客氣。幫學生解決難題,本來就是我們當老師的應該做的。”

陶暮靦腆一笑。從岑老師的辦公室出來後,陶暮接到孟齊的電話:“……《網際網路觀察報》想要採訪我?”

《網際網路觀察報》是華夏網際網路界很有名的一個期刊。顧名思義就是喜歡從網際網路發展的角度解讀華夏網際網路業的發展狀況,從而引申到華夏商業的發展動態。因為報道內容偏向商業性和娛樂性,伸手讀者喜愛,可以說是一款影響力比較廣的科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