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看,購物時,你是不是對原本幾千元、現在一折起的奢侈品特感興趣,在一年一度的打折季中為搶得一杯羹而沾沾自喜;卻對原本幾百元、現在一折封頂的平價品嗤之以鼻,嘴裡嘀咕,“天天打折天天打折真沒勁”。
辦公室裡,作為新人的你忙前忙後,拿報紙、收快遞,而隔壁的新人卻如同屁股長了釘,一坐就不起來。一個月後,你終於累了,快餐盒飯不想去取了,此時隔壁的新人卻站了起來。同事們抱怨你“大不如前”,卻誇讚他“進步可嘉”。此時你是不是特不平衡?
變的不是你,而是別人的心理感受。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重的砝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的重量加至306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右手舉著600克,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異,即比前一種情況要多給一倍以上的刺激才會有所反應,這就是“貝勃定律”給我們帶來的錯覺。
我們總是抱怨男人婚前婚後判若兩人,婚前即使一堆事情也會在約會到來之前加班加點全部搞定,婚後即使一點事情也會在你提出逛街邀約時成為擋箭牌;婚前哪個紀念日不記得清清楚楚,婚後總是一派無辜樣,噢,又是一年紀念時啊;婚前總是給你設計這樣那樣的驚喜讓你覺得自己就是公主,婚後卻懶得像灘泥恨不得你是老媽子……
有沒有這樣想過,婚後其實他做得更多,買電腦買基金換燈泡交電費自不用說,你生日結婚紀念日孩子百天哪樣不用他操心?而婚前,我們的期待是不是比這少得多?
我們總是對父母的嘮叨煩躁不已。早上出門,媽媽背後追著,“帶著傘,快下雨了”,你偏不;可是下課,真的就下雨了。媽媽又來接,你習以為常,這不是應該的嘛!可是有天,同學來找你一起上學,提醒,“要下雨,帶傘”,你卻帶了。下課真的下雨了,你感激涕零,多虧人家的提醒!我們對路人的幫助都會心存感恩,卻把親人的關心當做家常便飯。
覺得吃力不討好?那麼,趕緊從“貝勃定律”上找出路。
對朋友,對親人,對戀人,都應該好,這沒話說。然而,卻不能一下付出你的全部。如果比賽的前半程,你就把精力都用完了,那麼後半程,只能宣佈失敗。想想,當你的精力到達極限後,你將再也無法投入更多,而這時,別人的期待卻還在增加,稍不留意,你就成了被抱怨的物件。
一句話,千萬別做得太滿。你把地擦得很乾淨,你包攬了採購、做飯,你送孩子去幼兒園,你去銀行繳費,晚上再陪孩子做作業,你的一天,都給了別人,你自己還沒顧上。你覺得家人會感激涕零嗎?不會!
當“妥協”成為一種習慣,當你所有的決定都是為了別人,你自己總有一天會被別人逼得無路可退,不僅無法真正平等,甚至被傷得體無完膚,傷口還得自己舔舐。當你成為別人眼中沒有要求的人,別人不會為你的無慾無求、甘願讓步而心懷感激,相反,會覺得你很可憐。因為,你沒有自我。
所以,無論對什麼人,做什麼事,七八分即可,最後的兩三分,留給想象。
關節點:貝勃定理
當人經歷強烈的刺激後,再施予的刺激對他(她)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就心理感受來說,第一次的大刺激能沖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如果比賽的前半程,你就把精力都用完了,那麼後半程,只能宣佈失敗。
當你成為別人眼中沒有要求的人,別人不會為你的無慾無求、甘願讓步而心懷感激,相反,會覺得你很可憐。因為,你沒有自我。
早到了,會議卻取消;準時到,卻還要等;晚到了,就是遲了。約會時,越不想讓人看見,越會遇見熟人;東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場,你剛一丟掉,往往就必須要用;你丟掉了東西時,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最不可能找到的地方……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10.可怕的小機率
早上有一個很重要的活動,碰巧兩個鬧鐘都沒響;平時街上空跑的計程車無數,偏偏這會兒全是有客;到了活動現場,發現最重要的檔案落在了床頭……終於結束了一切,你大嘆“真是倒黴的一天”,一摸口袋,家裡鑰匙沒帶!
有過類似的糟糕經歷嗎?如果沒有,接著往下看。
超市結賬,你發現另一隊動作總是比較快,你換到另一隊時,原來那隊動作開始快起來,你站得越久,越發現自己站錯了隊;看電影時,想去WC,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