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1部分

變成了皇權與相權之爭,最後演化成了權力的爭鬥。

當然,這事不能由皇帝提出來,必須由臣子提出來。

於是乎,李義府、許敬宗、崔義玄、王德儉、袁公瑜等人開始四下聯絡,讓群臣一起上奏,請求皇帝立武媚娘為皇后。

因為長孫無忌的沉默,以及李勣的鼎力相助,導致朝中局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記得剛開始的時候,群臣都是站在長孫無忌這邊的,但是現在這些人又站在了李治這邊,而這些人也就是四品以下的官員,他們是多數群體,因為品階越高人數就越少,越低人數就越多。

由此可見,在這種封建制度下,多數向來不說明什麼,多數反而總是跟著關鍵人物跑龍套,一般的套路都是由領袖決定了。

然而,這些多數人並不是沒有想法,只是在這個體制下,不會給多數人留下表達想法的機會,他們的任務於只剩下舉手,當然,這種舉手可不是舉手表決了,而是舉手歡呼。

至於那道德問題,那真是抱歉,我們是臣子,我們的職務就是向皇帝盡忠。

不過,擁護長孫無忌的關隴集團,兀自是選擇沉默,畢竟他們是一個集團,他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地緣關係,家族關係。而且,長孫無忌現在還沒有輸,只是說可能在立後一事上選擇了讓步,他們還是有反擊的能力。

結果非常套路化,百官上表,請求立武媚娘為皇后。在百官的“強烈”的要求下,皇帝“只好”尊重大家的意願,下詔命令立武媚娘為皇后。

而冊封皇后典禮,將定在了七日之後。

一時間,那是眾望所歸,普天同慶啊!

而與此同時,韓藝也在進行著一項非常機密的任務。

在就當日晚上,韓藝約見了長孫無忌。

“你當真找出營救王皇后的辦法?”

向來穩如泰山的長孫無忌,在這一刻,語氣中竟帶著一絲驚訝。

韓藝點點頭,將一個密封的瓷罐和一個火摺子放在桌上。

長孫無忌指著那瓷罐道:“這是什麼?”

韓藝道:“這是一種新型燃料,將它灑在易燃物上面,能夠瞬間引燃。”

他口中的新型燃料就是酒精,因為他的蒸餾裝置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早就提煉出高純度的酒精來。

長孫無忌困惑道:“這跟救出王皇后有什麼關係?”

韓藝道:“太尉,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根本無法救出王皇后,因為皇宮的守備太森嚴了。因此我們必須要先製造混亂,而起火對於皇宮而言可是非常嚴重的事,一旦起火,周邊禁軍必將會第一時間趕去救火,到時就可以徹底打亂他們的部署,這樣我們才有機可乘。”

長孫無忌大驚失色道:“你打算燒皇宮?”

“正是如此!”

韓藝點點頭,道:“我觀察過周邊的環境,因為王皇后和蕭淑妃是重犯,故此是一個單獨的小院子,非常簡陋,周邊沒有什麼易燃物,而且是用牆隔開的,但是在不遠處就是太倉,而太倉最怕的就是火,因此周邊有足夠的水源,只要趕得及時,就不會波及到其他地方去。現在的問題就是必須要火突然起來,不能給周邊禁軍反應的時間,因此我才準備這酒精,只要王皇后將易燃物堆在門口,然後將酒精灑上,一點即燃,就沒有人敢衝進來。”

長孫無忌有些冒汗,這個計謀實在是太嚇人了,道:“可是接下來該怎麼辦呢?”

韓藝道:“首先,我打算在武昭儀的冊封典禮上燒這一把火,因為在冊封典禮上,內侍省的太監、宮女肯定會出去做事,這是掖庭宮最為空虛的時候。我會事先安排鳳飛樓話劇團隊在當日去訓練營表演,因為皇家警察理應為此慶祝一番,這合情合理,不會引人懷疑。因為訓練營跟皇宮只是一牆之隔,而且皇宮內從未著火過,一旦起火,不管火勢多大,皇宮內必定會顯然慌亂之中,大家都會想著去救火,只要周邊的禁軍都跑去救火了,我的人就可以趁亂的翻過宮牆,進入那小院內。”

說著,他拿出一張圖紙來鋪在桌上,繼續說“關於掖庭宮的防衛,是外重內輕,資料上顯示,只有兩個護衛看守者小院的大門,而這小院原本有三扇窗戶的,但是自從王皇后和蕭淑妃來了之後,武媚娘就封閉了兩扇窗戶,但只是用木頭封死的,很快就能撬開。

因為一旦起火,把守在訓練營與皇宮交界處的禁軍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趕去救火,這樣牆外必有漏洞,到時我的人就可以直接翻牆過去,將王皇后救出來之後,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