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平,但是為了自己的親人,犧牲自己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換親的婚姻交易,是周瑜打黃蓋,願打願挨的交易。
大柱子家和另外一家,經過反覆的調停協商,都沒有什麼意見了。但在誰先出嫁,誰先結婚問題上,爭執不下,險些把這件事情搞黃了。 。 想看書來
第十五章:換親兩家訂契約(下)
第十五章:換親兩家訂契約(下)
“我們家就這麼一個閨女,人長得又俊,到了你家,嫁給你家那個燒不熟,煮不爛的半吊子,她是一百個不樂意的。她有一個條件,一定要等嫂子到家,她才能到你家去,你家大蘭子要是嫌我們家是個禿子,不願嫁到我家,我們捨得了孩子,又沒有套到狼,不就抱空窩了。你家要是不願意大 蘭子先出嫁,就腳脖子栓繩——拉倒。”
——這是大蘭子未來的公公王小坎說的話。
大柱子爹一聽,這兒女親家,哪有一見面就這麼說話的,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你不敬我,我也就沒有好腔回答你。
“這是來回一般遠的事情,我們家的大蘭子,如果不是為了他的弟弟大柱子,就你家那個禿子,我們家雖然不通電,可是煤油燈還能夠點得起,也不需要他來照亮,打死她一頓,她也不會願意的,要是照你們這樣說,我們才不幹呢,拉倒就拉倒吧”。
“你也稱二兩棉花訪(紡)一訪(紡),我們老王家可是那樣前說話、後襬手的人家。”
“曾被賣糖君子賺,至今不信口甜人,光說有什麼用?這東西二莊,誰不知道俺們老李家是石磙子打碾盤實(石)打實(石)的人家”。
“……”
你有來言,他有去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不尊敬我,我也就要小瞧你,這兩個老頭話不投機半句多,可以說是螃蟹作揖夾對夾,鉗住了,爭得面紅耳赤。
雙方很難談下去了,都一頭撞到的南牆上,回不了頭了。這時候,小撮合不得不出來打個圓場。叫誰讓步呢?
小撮合對這兩個老頭的性格,可以說是瞭如指掌,他的表大爺李大山性格有一點犟,可是在關鍵的時候,還可以以大局為重,有點靈活性。那個王小坎,他可是知道的,是個打死老鼠日死X的主兒,撞了南牆也不知道回頭的。
有一次他到馬廠集上去,中午餓得肚子前牆貼後牆,想吃一碗麵條,一打聽,一毛錢一碗,他生氣的說,“上個集八分,見風長,你長你的,我不吃還不行嗎?看你朝那裡長?想掙我的錢,你去掙吧。”不一會,他小便來了,要上廁所,一打聽,也漲價了,上個集一分,這個集二分,“你漲你的,我不尿還不行嗎?我看你還朝那裡漲。”就這樣,他一直憋到家裡,這餓還能堅持,這尿憋的實在受不了,臉憋得蠟黃,他的老伴問他是不是生病了,他如此這般的說了一遍,“想掙我的錢,真他媽的瞎了眼。”他老伴點著他的腦門子說,“我說小坎那,小坎,你這是把屎憋在褲襠裡,跟狗倆攢勁呀,為了省一分錢,你要是憋出病來,那是本那是利呀。”
小撮合想到這裡,也就鍋底裡掏山芋,專揀軟的捏,決計做他表大爺李大山的工作。
“算了,算了,都是好親戚,就不要打口水仗了,這兩家總不能都是同時辦喜事吧,總得有個先後。我看錶大爺你就做點讓步吧,就讓表妹先到他家,老王家呢,也是個實誠人家,我看不會的。”
老李想,這竿子也不能老是撐著,萬一撐散掉了,怎麼辦?這大柱子翻過新年都25歲了,小撮合還幫瞞了三歲,說他是22歲,人家那個姑娘16歲呀,做一點讓步吧。想到此,老李頭說:“哎,我說老王呀,我們這一輩子能做兒女親家,能夠走到一起,也是一種緣分,你大王村也是好幾百戶人家,我們旮旯村也是三百多口人,天不轉,地轉,山不轉,水轉,我們能夠轉成兒女親家,那也是八百年前派就了的。我想呀,我們都應該客氣一些,不要話裡頭帶抓鉤子,帶小耙子的。即使不是做親家,相距也不遠,今天我老李就做一點讓步,今年大蘭子,先出嫁到你家,等明年三月三,桃花盛開的時候,你家的姑娘到我家,怎麼樣?”
“行,行,行。你旮旯村的李大山,我早有耳聞,你大人不見小人怪,你胳膊彎裡能跑馬,你宰相肚裡行得船,剛才我言語不周,還望你左耳朵聽,右耳朵扔,不要朝心裡去呀。”老王這個人善於見風使舵,看李大山做了讓步,一個勁的陪不是,頭點頭的像雞啄米似的,連說了三個行。
“不過,話在言前雨在初,先小人後君子,我可把醜話說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