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笑竹,撿起掉在地上的鞋底,放回何三姑腿上,才笑著道。
“我有幾斤幾兩,嬸子還不清楚?沒人出錢我能有這麼大手筆,又是作坊又是收紅薯的。”
聽她這麼說,何三姑算是完全把心放回肚子裡了,拍拍自己的胸脯道。
“那這事你就放心吧,回頭我就和你叔說,這婦人嘴碎,難免會傳出個什麼事非來,讓你叔找幾個嘴嚴的漢子,把這事和他們說了,準能成。”
“那就勞煩何嬸了,我得回去了,小妹還等著我教她裁布呢。”
這事算是這麼定下來了,杜笑竹想著若是再不回去,只怕楊小妹一會便會出來尋,這準備才起了身回去。
答應了教楊小妹裁剪,杜笑竹也沒因楊小妹那幾句話,便不教她,仍是一板一眼的,指正她做的不對的地方。
原本還心生忐忑的人,這才放下心來。
只是,她卻不知,原本杜笑竹對她還有一絲親暱,此時也消失怠盡,之所以還認真教她,不過是為了讓她儘快學會,自己才能騰出更多時間做其他的事罷了。
杜笑竹絲毫不關心,自己上午說過的話,楊小妹到底聽進去了沒有,因為她根本就不在乎。
楊小妹一上午都待在杜笑竹房中,看著她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了,杜笑竹便把箱子裡剩的幾匹布,連同箱子一併搬了出來,讓她搬回自己房裡去。
後面杜笑竹也只需要每天靠訴楊小妹,什麼樣的要裁多少,其它的便由楊小妹來做了。
吃過飯,杜笑竹也歇了一會,差不多到前面有人上工時,她才起身。
要給方祈寒的東西,差了不只一星半點,一下午杜笑竹便又埋首伏案了,下午楊小妹來了幾次,多是隔窗喚她去自己房裡看看。
到也沒耽誤她多少事。
只是,到了晚上悲催的事還是發生了,上次從搜刮來的草紙竟然用完了。
原本正文思如泉湧,筆下滔滔不絕的人,發現明明理清了思路,卻沒紙可寫了,氣得差點沒摔了筆,要不是知道這些都算奢侈品,自己現在沒有餘錢換新,她早就扔了。
傍晚時分,楊寡婦和楊修武母子二人,便到了家,也不知道他們和李家人怎麼說的,反正瞧著這母子二人似乎心情都不錯的樣子。
孰不知,這兩人前腳才離開老李家,那邊老李家兩口子,便躲在房中嘀咕起來。
只見那李老太,盤著腿坐在塌上,看著身邊‘吧嗒、吧嗒’吸關汗煙的老李頭道,“我說,老頭子,你說這次小姑子上門是不是有什麼不對勁啊?”
☆、472。第472章 看出什麼了?
老李頭煙鍋在桌角敲了敲上面的菸灰便落在了地上,才看了自家老太婆一眼,心道,活了大半輩子,這回總算是長了個心眼了,不禁問道,“你看出什麼了?”
李老太知道自家老頭子瞧不起自己,兩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輩子,自己一輩子都沒搞懂過老頭子心裡在盤算著什麼。
就好比,把閨女的孩子弄到自家養著,別說是外孫女了,就是自個的孫女,長大都是要嫁出去的賠錢貨,她都覺得浪費糧食,可偏偏老頭就是不聽自己的,非把那小東西弄回來。
難得這次老頭子主動問自己,李老太也是得瑟了一把,李老頭見她那樣,手中的煙鍋不禁又敲了敲道,“你還是別說了吧?”
就她那樣,頭髮長、眼皮子淺的玩意,能看出什麼。
李老太見老李頭不想聽了,也不再得瑟了,連忙道,“別啊,老頭子,你聽我說啊。”
老李頭混濁的老眼看了眼自家婆娘,反正這會子也沒事,聽聽也無妨,便點了點頭。
“老頭子,你想啊,這小姑子回來到不奇怪,這不年不節的,你啥是見過三郎來的,這來就來了,還給孩子們買糖吃,三郎什麼人你做舅的不知道,啥時這麼大方過?”
雖然這話說的不無道理,但老李頭聽道還是一肚子不高興,“什麼人?三郎是什麼人?哼!”
這外甥到底是自己的外甥,他自然清楚,但被老婆子這麼說出來,他還是覺得跌了自己的面子,對李老太自是沒了好臉色。
這不高興歸不高興,不過他心裡還是認同自家婆娘的說法的,這也是他想不通的地方。
按理說這楊修武那小子可沒這麼大方,別說那十文錢一包的糖果,就是一文錢你也難從他手中摳了來。
以往自己總去妹妹家打秋風,多少能撈些好處回來,便是這楊三郎大了過後,能佔的便宜卻是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