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妙的原因炒掉高階管理人員,有時可能僅僅因為他不喜歡他們服裝的剪裁。和他在一起,你心裡永遠別想踏實下來。

〃要讓你手下的人隨時都感到焦慮和不安,〃福特二世有一次這樣告訴艾科卡。在福特公司,要想獲得成功,你不僅要有進取心、取得良好的業績,你還需要避開公司權高位重的財務部門,而且,最重要的是,你要保證跟老闆之間不發生任何衝突。在另外一個城市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也在形成自己的官僚政治,一個人要想往上爬,必須要遵守嚴格的規定,但是通用的各項規定都非常容易理解,就像書裡寫的那樣明白,如果去機場接到上司,那就為他準備好他向自己的上司做報告的內容,完成自己的財務目標,不要太張揚,等等。而在福特,公司的規定總在變……人也一樣。邦基·克努森(Bunkie Knudsen)可能今天還擔任管理職務,但明天就被撤掉了,亨利今天如果心情好的話,可能會跟你講笑話,看到你的優點,但是你很有可能明天就人頭不保了。

每個人的好運似乎都會逐漸用完,在20世紀80年代菲利普·考德威爾(Phillip Caldwell)接替亨利二世任福特公司董事長之前,亨利二世的每一名副職都以某種引人注目的方式縮短了自己的職業生涯。

1978年,亨利二世與艾科卡之間的衝突達到了白熱化,這在福特公司董事會上已經是司空見慣的常事,但是對整個汽車業,這次衝突卻是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事件,它令全球汽車業務發生了鉅變。艾科卡在這次衝突之後離開福特,轉投克萊斯勒門下,從此,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隨著亨利二世年齡的不斷增長,公司裡產生了兩代人之間的派系分別。艾科卡一代的一些人……出生於20世紀20年代……開始對一心關注財務的精明小子(他們全部出生於20世紀前10年)產生了質疑。無論在銷售還是設計部門,甚至在財務部門,年輕一代都更注重市場,而不像上一代那樣重視財務數字,公司中似乎產生了一種兩黨派局面。

到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年輕一代開始敦促老闆開發一款小型前輪驅動轎車與不斷增長的外國競爭勢力相抗衡。到20世紀70年代末,本田在CVCC發動機上取得突破之後,從日本進口的小型前輪驅動轎車開始大規模地侵吞福特的市場份額和收益。一群年輕的管理人員開始對亨利二世甘願將這一市場拱手讓給對手的做法提出質疑。這些批評者當中,有一個產品負責人名叫唐·弗雷(Don Frey),他與艾科卡同時代,曾非常深入地參加過野馬的具體開發工作,進入福特公司之前,他在密歇根大學任工程設計教授。弗雷非常愛看書,而且喜歡跟別人討論他看過的書。〃他可能是個天才,〃亨利二世曾經說,〃也可能不是。但是,他顯然是個討厭鬼。〃

隨著年齡的增長,亨利二世對他手下管理人員的要求似乎就是,只要他們不令他感到討厭就可以了。20世紀60、70年代,在亨利二世那裡失寵的人,幾乎每一個都是因為他們或多或少令魔鬼老大感到不安。在福特公司,這是最大的罪,如果老闆覺得你討厭,那麼即使你取得過某些成績,遲早也會被抹煞,至於你還沒來得及使出來的那些勁,就更不用說了。

最令老闆討厭的,當然是艾科卡。

不管一個人多有才華、多聰明、多有創造性、有多麼高的生產效率或者取得過多麼大的成功,只要他令老闆不舒服,那麼他在福特的日子就不多了。

亨利二世進入福特汽車公司以後,呼吸到的第一大口空氣不是開發出多麼有突破性的車型,也不是解決了什麼生產問題,而是除掉了哈里·貝內特和他的黨羽。接管公司的時候,亨利二世只有27歲,由於缺乏自信心,他被搞得心力交瘁,儘管他的行為從未表露出自己的不自信。但是,到20世紀50年代末他年過40的時候,他開始不再像一個缺乏自信的王子,而更像一個君主,而且,他對任何干擾他的人都變得越來越不能容忍。他的自信心越來越足,開始逐漸疏遠他的顧問,他的最後一位導師是厄尼·布里奇,這位通用汽車公司資深管理者是他在1946年聘來指導公司日常經營的,當時他還很年輕,跟這位導師學到很多經驗。

在布里奇的指導下,公司形成了井然有序的管理架構,亨利二世讓精明小子們充斥了整個財務部門,並最終掌握了公司的財政大權。財務部是年輕的亨利二世處於對混亂和失敗的擔憂而精心組織的,這個部門讓他在老福特留下的爛攤子上顯示出自己的能力。到20世紀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