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9部分

看不出來分別。就算是專門用左手練過字的人,卻也是同樣。”

自己想出來的,能夠一下子就搞定張四維的辦法,如今是失效了,馮寶的臉色是更加的難看了:“那劉大人到底是什麼意思?既然空口無憑,那就自然是要做做看才知道真假。而劉大人又如此多方阻撓,這案子到底還要不要審下去了!莫非,劉大人顧念與張四維的同僚之情,故意拖延審案,想要徇私不成?”

“公公切莫動怒。”劉思問趕緊說道,“不錯,我與張大人乃是同僚,雖然說平日裡也沒有太多交集,不過總的來說,我與張大人還算是不錯的。但是,案子就是案子,有道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番話不僅僅是當年公孫鞅所說過的,本朝已有例項。若果最終查明,此事的確是張大人所為的話,本官絕對不會顧念私情,徇私枉法。但是此刻,一切都還未成定數,如果貿然如此行事的話,只恐怕會鑄成大錯啊!”

“那依著劉大人的意思,這案子到底該怎麼辦?總不能就這麼拖下去吧!”馮寶見劉思問這麼一說,也是無法應答,只得做出了妥協。

“不,實際上還有個辦法。”劉思問笑著說道,“如今雖然不知道這封信究竟是何人所寫,但是張四維的嫌疑最大,自然是還要從他入手。”

“可是,方才咱家的提議,都被劉大人否決了。”劉思問這麼一說,就連馮寶都是疑惑起來了,“不知劉大人到底打算怎麼做呢。”

“其實也簡單的很。”劉思問說道,“其實,一直到昨天,張大人回到京城之時,本官也是想刑部要來了前往山西調查的卷宗,也算是弄清楚了這件事情的前前後後到底是怎麼回事。

“可是,當本官看過刑部的卷宗之後,心中就一直是有個疑問。如果說這件事情,當真是張四維在背後操縱的話,那麼他是如何將信送到這八個人手上的呢?

“當時,張四維身在山西,這一點如今已經是確信無疑了,不作他想。可是如此一來,事情當真就怪了。從張四維的老家到京城,就算是朝廷的急報,也需要半天的時間。更不用說,如果是這件事情的話,必然是需要引人耳目的,那傳遞信的速度就更慢了。而且,還不只是這些。張四維當時的人並不在他家中,而是在山西總督王崇古的軍營中,他跟著軍營一同操練。如此一來的話,就更加讓人想不通了。張四維到底是用了什麼辦法,將信從山西在半天之內就傳到京城呢?”

劉思問這麼一說,讓在場的氣氛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小}說就來錯,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思索的地方。且不去管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光是從時間上面來考慮的話,張四維也是不夠的。如此一來,很多人都看到了希望。

“這還不簡單嗎?”不過,馮寶倒是對於這個問題並不覺得棘手,非常輕鬆地說道,“不錯,正如同劉大人所言一樣,若是讓人去送信的話,又不能太過顯眼,那怎麼說也都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才行。但是,莫非劉大人忘記了,飛鴿傳書?”

這個問題是馮寶早就已經想好了的。實際上,飛鴿傳書這種事情,很早就有人在做了,這片土地上也不例外。雖然不知道到底是何時開始的,不過從人們能夠找得到的記錄中,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遭災隋唐之時,就有人這麼做了。

時至今日,這種方式早就已經被大量應用了。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傳遞訊息的速度快,而且還非常方便,隨時隨地都能夠傳遞訊息。尤其是在軍隊當中,這絕對是一種能夠極大提高軍情傳遞效率的“工具”。大明朝廷就有不少專門馴養的信鴿用在這裡,而且這也並不是什麼違禁的事情,個人蓄養信鴿並不犯法。

如果說,張四維是用這種方式來傳遞這封信的話,那別說一天時間了,半天都用不了,信就傳到了。

“不錯,公公此言也是有道理。”劉思問說道,“只不過,張四維一開始到底是從何得知這個訊息的呢?這一次河南、南直隸和山東,三地同時發了水患,而山東要遲了一天。卻是在水患發生的第二天,百姓們到得京城也才半天時間,就發生了這件事情。而山西那邊又沒有水患,再加上當時張四維還跟在軍中,根本就無法知道這些訊息。

“難不成說,是這八人用同樣的方法,飛鴿傳書,將事情告訴張四維的?之後張四維這才是想出來了這麼個主意不成?”

“咱家也覺得如此。”馮寶是一臉鎮定的模樣,回答道,“這件事情,如今也只有這麼個解釋了。”

“嗯,如此一來確實能夠說得通。”劉思問說道,“多謝公公為本官解惑。”

而劉思問這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