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生想起身上有四文錢,趕緊從籮裡捆綁糖的紅繩上拽下兩根,一根紅繩上串兩個銅板,遞到小茹的手裡,有點擔心地說:“我身上只有這四文錢,是不是太少了呀?”
“沒事,先對付一下吧!”小茹拿著一共只有四文錢的兩個小紅串,給了林生和小芸。
王氏見有紅串,笑眯眯地對林生和小芸說,“這是你姐夫給你們的紅串。”
待王氏看清兩串加起來才四文錢,臉色頓時不太好看了,按一般規矩,至少一人也得串個十文錢的,便道:“方家不至於和我們家一樣窮吧,怎的這麼小氣?”
十三歲的林生似乎也嫌少,不太滿意地掂著手裡兩文錢。十歲的小芸倒沒覺得什麼,她把兩文錢當寶似的揣在身上。
小茹解釋道:“娘,不是他們家小氣,是他們給忘了。澤生身上只剩四文錢了,下次回來,一定補上。”
王氏聽小茹說下次要補上,就覺得不妥當,說:“補就算了,這件事你不要在你公婆面前提,沒的叫方家覺得我們何家窮計較,以後你記著別讓孃家吃虧就行了。”
小茹覺得娘考慮得還挺周到,便笑著點頭,“我記下了,你放心吧。”
待小茹一出房,王氏就把林生與小芸手裡的四文錢要了過來,他們倆不肯,想留著自個兒買零嘴吃。
王氏小聲地說:“小孩子要錢做甚?”他們兩個只好乖乖地上交了。
到了下午,兩位嬸嬸過來了,她們一人手裡拿著一包糖,放進了已經騰空的籮,說是回的禮。這裡的風俗就是這樣,他們會從隨來的禮中挑一樣當回禮,剩下的就自家得了。
兩位嬸嬸走後,王氏把家裡的雞蛋都放進了籮裡,覺得十四隻雞蛋有點少,這個數字也不太好聽,就又從雞窩裡掏出了兩隻雞蛋放進來,湊成十六隻。
既然小茹的兩位嬸嬸一共回了兩斤糖,那就不用再回糖了,她只放兩斤面在籮裡。
王氏再看了看籮裡,覺得回的禮還是太少,便從那掛送來的肉裡割下一塊放進了籮裡,才覺得像那麼回事。
準備好了回禮,王氏又將小茹叫進臥房裡,囑咐了她好一些話,教她在婆家要嘴甜、要勤快、要懂禮、要謙虛、要恭謹,反正是要做一個好兒媳,不要叫人落下話柄。
小茹深感這位做母親的苦心,懂得她是怕女兒沒做好,遭婆家嫌棄,以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小茹一個勁地點頭,叫她放心。
眼看了天色不早了,小茹和澤生要回婆家了。
澤生挑著輕便的擔子,與小茹一路往回走著,說說話,聊聊家裡的事,在天黑之前趕到了家。
第六章 初吻
進了家門,澤生放下了擔子。婆婆張氏就趕緊來看籮裡回了多少禮,見有十六隻雞蛋、兩斤糖、兩斤面,還有約兩斤多豬肉。
這可比前年大兒媳孃家回的禮要多得多呀!
張氏知道何家窮得叮噹響,沒想到還捨得回兩斤多肉,就笑著對小茹說:“你孃家真是客氣了,回了這麼多雞蛋就夠了,還回豬肉做甚?”
小茹謙虛地笑了笑,回道:“這是應該的嘛。”
張氏笑眯眯地把回的這些禮摟進廚房了。
瑞娘見了,心裡一陣沉悶。當年她孃家就回一斤糖、一斤面、六隻雞蛋,丟死人了。就因為這個,這兩年多來,婆婆明裡暗裡笑話過好幾次,讓她很不舒服。可誰怪自己的娘小氣呢,巴不得一樣都不回,而且還總攛掇著要她從婆家拿東西補貼孃家。
瑞娘越想越心煩,繃著一張臉和小源一起往桌上端菜、擺碗筷。
一家人圍在桌前吃飯時,張氏有意無意地看了瑞娘幾眼,意思大概是,你孃家就是不如小兒媳的孃家大方。
瑞娘心裡憋屈地都沒胃口吃飯了。平時她都要吃兩碗的,今晚她只吃一碗便回自己房了。
吃完飯後,澤生進了方老爹和張氏的房,說:“爹、娘,今日去小茹家,忘了給小茹弟弟妹妹帶紅串錢,我就拿四文錢對付了。”
方老爹聽了這麼回事,不高興了,對張氏說:“瞧你,成日瞎忙活什麼呢,連這種事也能忘?兒子頭一回上岳丈家,你就讓他不得臉?”
張氏發窘,略紅了臉,說:“他爹,這不是家裡近日忙麼,辦喜事、割稻穀,我一時忙糊塗了。”
她這一解釋,方老爹也沒再追究。
張氏見方老爹沒吭聲,她趕緊找出四十文錢遞給澤生,說:“你得了空,送到她家裡去,好圓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