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以大漢現有的實力而言,因以儲存國力為上,實在不宜大動干戈,倘若失敗,不僅毀掉足下一生英名,更會白白耗損大漢國力,得不償失。姜維看了這封信,將信扔到了地上,長嘆一聲說:“多好的機會啊,真是可惜了。”雖然如此,姜維還是率領一萬兵馬,屯紮漢中,伺機而動。
姜維召集眾將,再次商議對策。夏侯霸出班說:“之前取雍州,不克而還;今若再出,郭淮必然又有準備。所以我認為不如轉道攻打南安。我已派人打聽過了,南安錢糧還是和以前一樣,沒有絲毫變化,依舊在隴上諸郡中有著最多錢糧,若先取之,足可為本;再者,先前不克而還,全是因為羌兵不至。今可先遣人會羌人於隴右,等羌人出兵後,再進兵出石營,從董亭直取南安。”姜維大喜說:“果真是條妙計,和我想的一樣。”正說著,忽有探子來報告說東吳派遣了使者過來。姜維命東吳使者進帳,向其詢問魏國伐吳的情況。東吳使者如實回答。
原來,此次東興大戰,在諸葛恪的謀劃下,東吳取得了大勝,諸葛恪更是抓住時機出兵北伐,並且派使者入蜀通知,邀約蜀漢一同北伐。
姜維聞言,大喜說:“若果真如此,東西夾擊,必可消滅魏國。”命人將使者帶下去,好生款待。
緊接著,姜維又說:“寧隨和柳隱前往漢昌縣安葬句扶,至今未回。現如今誰願出使羌中,邀約羌王迷當一同出兵。”話音未落,一人站出來回答說:“某願前往。”姜維視之,乃是司州河南郡偃師縣人——郤正,字令先。姜維於是便讓郤正為使,出使羌中。羌王迷當得知後,便起兵五萬,令羌將俄何燒戈為大先鋒,引兵南安來。
姜維聽聞羌人出兵後,也進兵出石營,從董亭直取南安。
卻說寧隨和柳隱安葬了句扶後,聽聞姜維起兵北伐,也趕來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