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林十兩都這麼說了。”宋問搭上他肩膀道,“捨命陪君子?”
第76章 此案終結
對林唯衍來說; 這兩人似乎很重要。
翌日大早; 宋問來到城門口,
許繼行帶著人,親自把守城門。
宋問想了想,去買了一籃包子; 提了過去。
“喲!”許繼行頗有種小人得志的意思,“宋先生大駕光臨啊。”
宋問笑道:“諸位將士辛苦了。昨夜忙了一晚,今天還要過來守人。”
許繼行眉毛一抖; 饒有興趣道:“你怎麼知道我們過來守人?昨夜點人的時候; 你不是已經走了嗎?”
“你……是不是太小看我了?”宋問指了指幾人手中的畫像道; “我既不是瞎,又不是蠢,少將軍是什麼意思?”
許繼行:“玩笑而已。不想先生會對此事如此上心。”
宋問:“我與張炳成素有嫌隙,因他多次被打入大理寺。你說我該不該上心?”
許繼行不再多說,接過她手中的籃子,伸手示意道:“請坐。”
宋問坐到一旁; 他轉身將包子發給諸位將士。
兩邊人相安無事,宋問看他們一直忙活完整個早上。
晌午過後; 來了一批人替換。只有許繼行還留著。手下人給他帶了點吃的。
日頭很曬; 他還穿著鐵甲; 臉上全是汗漬。昨夜一宿未睡,倒沒看出多疲憊。
擋著太陽,走到宋問旁邊的陰涼處,一屁股坐下。
宋問道:“偷懶?不大好吧少將軍。”
許繼行摘下頭盔; 摸了摸後腦,全是溼的。才不管她說的,盤腿坐好,說道:“宋先生,總聽聞你豁達,我有一件事想問你。”
宋問:“說。”
許繼行道:“沒有找到的人,是張炳成的妻子,還有他七歲的兒子。我不知道他們與此事是否有牽扯,可一旦找到,罪責難輕。他夫人暫且不說,他兒子也該死嗎?”
宋問道:“不該。”
就像當年的林青山和他的兒女。林唯衍就活下來了。
不管林青山是不是被冤枉的,當時的他,比現在的張炳成,罪狀還要重。
對於株連,宋問雖然理解,也無從改變,但絕不認同。那不過是封建社會當權者,基於自己利益而設定的律法而已。
宋問和他立場不同。
許繼行看向她,沒料到她會回答的這麼幹脆,試探道:“宋先生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做的是錯的?”
宋問搖搖頭:“我可沒說。我還沒有那資格去評判這件事的對錯。”
許繼行:“難道沒有對錯嗎?”
宋問道:“除了大是大非的事,我認為沒有。而所謂的大是大非,是因為它觸及了底線。底線就是律法,你現在在維護的事情。”
許繼行仔細思考了一陣,又給迷糊了,問道:“那宋先生的意思是,他們不一定錯了,卻又該死?”
宋問嘆了口氣:“在秦朝的時候,一個人犯罪,他的左右鄰里都要受到懲罰。現在呢?你覺得他們應不應該?還是秦朝的時候,男人毆打妻妾,也要受到懲罰。現在呢?你覺得這又應不應該?”
許繼行:“……”
許繼行撓了把頭,繼續猜測道:“那宋先生的意思是,應不應該,還要看不同的時候?只要律法在了,事情就是對的?一切,都是看律法決定的?”
宋問看著他,輕蔑一笑,繼而搖搖頭。
許繼行滿心的挫敗感,抬手偷襲道:“成成成,許某愚鈍,宋先生您直言行不行?”
宋問道:“這果然活到老還得學到老是不是?”
許繼行認命點頭:“是是是。”
“對錯看的不是律法也不是時代,是人心啊。”宋問用扇子敲了敲他的胸口,“所以我問你的是,你覺得應不應該。這是看的你。而你評判的標準,是社會告訴你的,你的本心告訴你的,是你成長數十年來,你自己告訴你的。假使有朝一日你成了千夫所指,那錯的絕不只是你一個人。”
“一個惡人,不會因為律法不允許,就剋制不去作惡。一個好人,也不會因為律法不禁止,就蓄意去為惡。人不會因為有一天,律法忽然變了,就跟著去改變自己。所以這世上有過那麼多的反抗,起義,變革。”宋問道,“不必讓所有人都認同你的想法,也不必去認同大多數人的想法。一個人沒必要非讓自己陷在一個世界裡。古往今來多少賢能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