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遼軍就要追過來了。

雁門關兩側雙峰夾峙,高聳入雲,這關所以名為“雁門”,意思說鴻雁南飛之時,也須從雙峰之間透過,以喻地勢之險。群豪中雖不乏輕功高強之士,儘可翻山越嶺逃走,但其餘人眾難逾天險,不免要被遼軍聚殲於關下了。

只見遼軍限於山勢,東西兩路漸漸收縮,都從正面壓境而來。但除了馬蹄聲、鐵甲聲、大風吹旗聲外,卻無半點人聲喧譁,的是軍紀嚴整的精銳之師。一隊隊遼軍逼關為陣,馳到弩箭將及之處,便即退住。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實不知有多少人馬。

蕭峰朗聲道:“眾位請各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動,待在下與遼帝分說。”不等段譽、阿紫等勸止,已單騎縱馬而出。他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箭,大聲叫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蕭峰有幾句話跟你說,請你出來。”說這幾句話時,鼓足了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遼軍十餘萬將士沒一個不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人人變色。

過得半晌,猛聽得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面金黃色大旗迎風招展,八名騎士執著馳出陣來。八面黃旗之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著耶律洪基出陣。

遼軍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四野,山谷鳴響。

關上宋軍見到敵人如此軍威,無不凜然。

黃裳在城牆上默然半響,嘆息道:“這遼國真是軍威強盛呀,若讓他一直這麼發展下去,還不知道,大宋能撐多久。”沒錯,他已經用上“撐”這個詞了,其實自從他的父親實行新政的時候,趙家就已經明白大宋在走下坡路了。

林明點點頭,卻也不接黃裳的話,他當然知道大宋能撐多久。不過和他說了,用處也不大。

耶律洪基右手寶刀高高舉起,遼軍立時肅靜,除了偶有戰馬嘶鳴之外,更無半點聲息。耶律洪基放下寶刀,大聲笑道:“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開門還不大開?”

第七十二章 雁門關外(二更)

張超在城牆上聽了這句話,臉色大變,駭然的望著林明。

林明微笑道:“反間計罷了,張將軍不用懷疑。反正現在也沒打算放他們入關,就看一會我的辦法好不好用了。”

這時,蕭峰跳下馬來,走上幾步,說道:“陛下,蕭峰有負厚恩,重勞御駕親臨,死罪,死罪。”

而是對張超道:“張將軍,你保護好裳兒,守好雁門關,萬一遼軍攻打雁門關,一定要守住。”

“帝師大人放心,下官一定守好雁門關,決不讓遼軍前進一步。”

林明在巫行雲和李秋水旁邊小聲說道:“擒賊先擒王,我們一會先將耶律洪基擒下來,以我們的武功不是什麼難事。”

見李秋水和巫行雲點頭答應,林明縱身躍下城牆,幾十米高的城牆,林明連踩幾下城牆,藉著城牆減小下墜的力度,等到了城下竟然一點事都沒有。

李秋水和巫行雲也相繼下到城下。

城牆下方的武林人士看到三個人從城牆上飛下來,盡皆睜大了眼睛。後面追來的遼軍也看的目瞪口呆,看向林明等人的眼神就好像看到了妖怪。

林明趁著眾人目瞪口呆的時候,飛身向前,施展開凌波微步,就如游魚般,穿梭於大軍之間,耶律洪基周身的長槍兵和盾兵根本就擋不住林明,林明瞬間就衝到了耶律洪基的馬前。一把抓起耶律洪基,轉身就走。

耶律洪基周圍的親兵,此時才反應過來,紛紛合圍上來,可如今已經晚了,耶律洪基到了林明手上,親兵們顧忌耶律洪基,打起來都束手束腳。況且林明的目的就是將耶律洪基擒回去,並不多作糾纏。

周圍的親兵衝上來,林明根本不去管他們,只是憑藉凌波微步躲閃開來。親兵明明衝上去,卻打不到人的身上,甚至因為人太多,距離太近,而傷到不少自己人。

林明在大軍裡左閃右躲,不一會就帶著耶律洪基衝出了遼軍之中。

大宋的武林人士見到林明將遼國皇帝擒了過來,皆是大聲歡呼。

林明抓著耶律洪基來到蕭峰身邊,對著耶律洪基道:“我既然來了這裡救蕭峰,就自然不怕他是奸細。”說罷,一把將耶律洪基扔給蕭峰,說道:“蕭兄,這大遼的皇帝是你的大哥,我就將他交給你處置了。但是,你要記住一句話,最是無情帝王家。不要做傻事,你還有阿朱。”

蕭峰接過耶律洪基,眼神堅毅的道:“多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