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卻越演越烈,一眾皇子全聽說了,什麼想法都有,尤其同情老八。
安郡王府是瞧不上他啊。
同情之餘,大家夥兒還聲援太子來著。
照直郡王的說法,他同太子關係不睦不假,可是呢,他堅信這回事不是太子搞出來的,一定是被算計了。
你問為什麼?
明擺著說吧,不是相信老二的人品,主要是覺得能同自己做對手一定沒那麼蠢。再有,他們這種身份會缺女人?尤其是他倆都是心懷天下,同老九這種守著婆娘過日子的不是一類人,在這個前提下,太子能不要臉?吃相這麼難看?
不用腦子想都知道不可能,怕是被坑了吧。
安郡王府可以的。
因為密摺之事,康熙的心情原就不美,加上這茬,他就更不痛快了,關鍵時刻,老九拖著老十幫太子說了句良心話。
“咱不是想幫誰說好話,只是有句話憋在心裡,不吐不快。”
康熙讓他說,老十就搶著說了。
“咱們兄弟都是一個意思,哪怕是懷疑什麼都好,咱不能懷疑太子二哥的眼光!有八嫂‘珠玉’在前,他能瞧上安郡王的外甥女就真是蒼了天了!”
胤禟也跟著點點頭,“咱們兄弟裡頭保準沒有這麼瞎的,兒子也覺得這事內有隱情。”
還別說,聽著挺有道理的。
哪怕結黨營私,也用不著這麼委屈自己啊,只要想想太子同八福晉那樣的潑婦有私情,康熙都忍不住想懷疑人生了,那可是他親手教出來的兒子!!
不過老九老十這番話,好像也有哪裡不對。
意思是,你可以懷疑太子的良心,但不能懷疑他的品味?這簡直太侮辱人了……
此時此刻,康熙是崩潰的,他絕望了看了倆小兔崽子一眼,擺手讓他們滾遠些。
一場風波剛醞釀出來,就讓攪屎棍攪和了,康熙打心底裡就偏向太子,聽得這話,越發覺得有理,心說定是安郡王府搞鬼,先前同老八攪和到一起,暗地裡不知道在謀劃什麼,眼瞧著老八靠不住了,又想攀扯太子?太子是儲君,不是撿破爛的,能什麼都收?
康熙琢磨著要給安郡王一個教訓,讓他知道本分。
……
這事發生在回京的路上,因為事關前朝,胤禟想著寶珠恐怕不感興趣,沒主動說。馮全提起,他才講了一遍,他滿心感慨:這不是侮辱人嗎?
他甚至還帶入自己,設身處地想過。
你可以誤會我的用心,但不能侮辱我的眼光!就像科爾沁格格那樣的,橫看豎看都比福晉差了十萬八千里,哪怕撇開心意,只看外在,也是瞎了眼才能看上她!
正因為有圖門寶音那茬,胤禟越發同情太子。他自己是渾人,不怕得罪科爾沁,當眾也能給人難堪。太子決計幹不出同樣的事來,他恐怕都沒法同娘們計較,只能坐視不理,由外界瞎傳。
太明白那種感覺,胤禟難得良心發現,幫太子解釋了一番。
康熙還真就聽進去了。
老九老十去找康熙不是秘密,康熙前後情緒的變化也讓大家看在眼裡,就有兄弟好奇去問了,胤禟完全不介懷,照原話學給他們聽,一群大老爺們差點從馬背上摔下去。
你們就是這樣幫太子說話的?
更他孃的搞笑的是,皇阿瑪還信了?
突然覺得皇阿瑪對老九老十也真寬容,由他在御前胡說八道也沒削他!
毫無疑問,這事太子也聽說了,滿頭黑線的同時,他還是很感謝攪屎棍二人組,決心有機會也要照原樣回報他們。太子摘出去之後,安郡王府就尷尬了,前有八福晉丟人現眼,後有納喇氏無地自容……他家格格被拖累得夠夠的,往後怕是不好許人。
康熙為了給太子出氣,找理由訓斥了安郡王瑪爾渾,讓他別隻關心公務,也得管管後院,家宅亂成這樣,能擔什麼大任?
康熙讓安郡王府不好過的時候,寶珠備了禮送去五貝勒府,他塔喇氏收到之後親自登門拜訪,也帶了份厚禮以答謝她。
他塔喇氏前腳到,瓜爾佳氏後腳來。
太子妃本來就想尋摸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見見寶珠,蹭她福氣,她還在琢磨,胤礽就交代了任務下來,說這回的事合該感謝老九老十,讓她別在府上乾坐著。
太子妃答應得很痛快,轉身就往九貝勒府去了,藉口想聽圍獵趣事,過去之後拉著寶珠的手好一陣親近,還給狼崽送了銀項圈,之後抱著小阿哥就不撒手。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