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倒是趙興很低調地騎著栗色馬,程夏程爽各騎白馬、棗紅馬尾隨著整個佇列來到和樂樓前。

這時正是科舉前幾天,舉子都在備考,所以街道上的“應屆考生”並不多,基本上都是東京汴梁城的閒人。

有能力在和樂樓裡預定酒席的豪客,恰好也不是那些窮舉子,而那些富豪老闆們定下這桌酒席,心中未嘗沒有自己的計較。

科舉發榜時“榜下捉婿”,或者說“拉郎配”,是宋代一種獨特的風俗。每當發榜之時,榜單之下,各府管家比舉人老爺還多,他們四處打聽哪位舉子未婚,而後跟在舉子後面,觀察對方發榜後的反應,一旦該舉子中了進士,管家們就會變戲法似地迅速從懷裡掏出繩索,捆上新科進士,一溜小跑抬進家中,與自家小姐拜堂成親。

宋代有好幾位丞相在中進士後,都引發了一場街頭毆鬥,幾個府邸的管家僕人為爭奪他們而大大出手,這也成了東京汴梁城一景……事隔多年後,汴梁城的人還津津樂道說,他們當初的眼光一點不差,瞧,那人後來不是做了宰相?!

也就是說,和樂樓預定酒桌的那些富翁,其實都是在預定“婚宴”。董小亮對這點很瞭解,所以他特意把正式開席的日期推遲到了發榜當晚……結果,他的酒樓愈發一席難求。

趙興馬快,等他趕到和樂樓前時,正好,六名壯漢將木箱落地,跟隨的兩個“路演”班子開始在酒樓前表演,在萬眾期盼中,六名壯漢撬開了木箱,撥拉開木箱表面的浮冰,拎出一頭冰凍的海豹向眾人展示。

人群一片嘖嘖稱奇聲,突然,人潮湧動,幾名倭商在當地商戶的陪伴下來到樓前,大聲嚷嚷也要預定席位。董小亮則虛情假意的笑著,推拒著幾名倭人的預定。那幾名當地商戶則像“託”一樣,向周圍觀眾翻譯倭人的講話,無非是誇獎倭人吃海豹肉的經歷、海豹肉的鮮美及海豹皮毛的用途。

“過了,過了”,趙興在一旁嘟囔:“過尤不及也!”

海豹被抬進了酒樓,而後是藩菜展示。這次運來的還有幾箱從南方用快船運來的黃瓜(原產印度,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歸來時帶入我國)、茄子(原產東南亞,約於晉代傳入我國)等蔬菜。此外的新鮮物就是號稱水手三寶裡的胡蘿蔔與洋蔥。

胡蘿蔔原產亞洲西部,10世紀從伊朗傳入歐洲大陸,元末隨著蒙古西征大軍的敗退,胡蘿蔔傳入我國,趙興此次出海,順便把胡蘿蔔從阿拉伯帶回國。

賣力地介紹完“胡蘿蔔”後,接著展示的是洋蔥(伊朗有5000年栽培史,清末傳入我國)、南瓜(原產非洲)……這些蔬菜流水般抬進酒樓,讓人們對這次宴席充滿了期待。

然後是幾個密封的箱子,夥計們也不開啟這些箱子,蒙著頭向裡走,東京城的閒人一見不願意了,扯著嗓子吆喝:“董小員外,你不說是海中龍虎豹大宴嗎?海豹我們已經見到了,虎呢?蛟呢?”

另有幫閒煽風點火:“開啟箱子,董小員外,你怎麼不把這幾個箱子開啟,開啟這個箱子,讓我們看看裡面是啥稀罕物?”

董小亮滿臉淌汗,左遮右擋的支吾著,幾名幫閒卻按住了抬箱子的漢子,不由分說撬開了箱子,撥開了箱子表面覆蓋的冰層。

場中發出一片抽冷氣的聲音。

箱子正中,冰層下,一隻超長的海鰻盤繞著捲曲在箱子裡,在它的身體下層,密佈數層長長短短的海鰻。

一個聲音輕輕自語:“八尺為蛟……九尺為……!?這該是小龍吧!”

這個話聲音很輕,但在一片絕對的寂靜中,它像一個晴天霹靂般響亮。

沉寂了許久,又有人輕聲補充:“龍能吃嗎……折壽啊……天打雷劈啊!”

場中嗡嗡聲響成一片,也有“滅族”的詞語傳了出來,董小亮臉色煞白,求救似的望向躲在人群后的趙興。

第一部 華麗的前奏曲

第1055章 品嚐美麗的技巧

趙興微微舉了舉手,在馬上做了一個伸懶腰的動作。他身材高大,又騎在一匹很罕見的高大戰馬上,雖然他的動作很自然,但還是引起了某些閒漢的注意。

“好高大的駿馬”,一名閒漢嚷著。

這一聲喊叫彷彿是個開關,幾名在場的倭人立刻開啟了語言的龍頭,他們紛紛叫嚷著,回憶起自己吃這種蛟的經歷,更有人談起自己的老父親吃了這種蛟,活到92歲,牙齒都健全。

這群日本人圍著那個木箱嚷嚷不停,不外乎在表示他們也曾吃過,或者聽說人吃過這種超長海鰻,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