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1部分

跑邊嚷:“狗狗,狗狗,我地狗狗,大大,我的狗狗,還我狗狗。”

原本蘇遁在後院與朝雲等女眷在一起吃飯,估計他是忍不住跑出來,別人都沒攔住,讓他衝進了這個大人待的餐廳。他的出現立刻引起一片驚恐,幾名廚師指著他那體型巨大的寵物貓尖叫起來,膽子大點的則只顧瑟瑟發抖,更有幾名廚師一翻白眼,暈倒在地。而沉不住氣的廚師都竄向趙興身後,借趙興的身體躲避。

紛紜的驚呼聲中,趙興聽清了他們說的那個字——豹。

黃庭堅也站了起來,他想用身體掩護幾位兄弟,但挪不動腳了。這些人當中,李(zh)膽子最大,蘇軾曾誇他“萬人敵”,他成功跳出來擋在眾兄弟面前,而陳師道則完全暈了過去。

趙興彎腰把蘇遁抱起來,兩條一米長,體重十五公斤,約有已成年羊大小的大貓打了個哈欠,露出長長的獠牙,引起一片驚叫,而後它懶洋洋的臥下,臥倒在趙興腳邊。

大貓的溫順令眾人稍稍定下心來,黃庭堅一揮衣袖,斥責說:“離人,你怎麼給小弟豹子玩,太危險了,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況虎豹哉。”

黃庭堅的大聲呵斥讓蘇遁忘了他來的目的,他嚇得躲在趙興的懷裡,忽閃著眼睛,詫異的望著黃庭堅,望著他兩位兄長。而朝雲則在後面歉意的向受驚擾的諸位作揖。

乘此功夫,廚師們一個個偷偷溜出去,趙興用腳撥拉臥在他腳下的大貓,不解的問:“怎麼會呢?這不是貓嗎?”

“不是貓,我在杭州見過這東西,下南洋的海商愛從南洋帶來這玩意。他們叫這東西為芝麻豹,它是豹子。不是貓!”黃庭堅肯定地回答。

不是貓?趙興疑惑的看了看自己腳下地貓,他倒突然想起在中國不勾兌的酒不叫酒,叫做“原酒”,或者“酒頭”;鋼在中國不叫“鋼”而叫“合成鋼”一樣……或許。或許,這玩意前面該也加個字,比如稱“家貓”而不叫“貓”。

“難道它不是家貓?”趙興又問。

李看到沒有危險,他彎下腰觀察著趙興腳下的貓。回答:“你說的是狸吧——古人狸、狸貓和家貓不分地,這種芝麻豹我也聽說過,它確實不是貓。芝麻豹是福建人的稱法,浙人稱它為黃豹,廣人則把它稱為黃虎,沒一個稱貓的——這絕不是貓!”

不是貓,難道宋代沒有貓?這就有點奇怪了?

趙興疑惑的摸摸頭,又問:“既然這種芝麻豹多有人養著玩耍,師兄們是否聽它曾傷過人?”

趙興這一問,黃庭堅鬆懈下來。他老實地回答:“這倒沒有……不過,我等初見豹子在家中,有點慌亂……倒是我孟浪了。噢。至於離人問這是狸還是什麼東西,等恩師回家後我們好好問問他。”

趙興不知道,對於中國貓傳入的歷史爭論很多,歷史上最古老的貓的記載是在《禮記》,不過《禮記》中除了記載過貓以外。還記載過麒麟、鳳凰、鯤鵬、霸下等等虛構中的動物。所以《禮記》中即使記載了貓。也不能當作古代中國存在貓的證據。

據稱,中國最早關於貓傳入的記載是在明代。明朝張岱《夜航船》一書中說,是唐三藏到天竺取經順便把貓帶回的,目的是讓它保護經書,以防老鼠齧啃經書……但這種說法依然不可信,因為基因研究,中國的貓是在12世紀傳入地,而且是由中東傳入的物種,不是印度越南物種。

所以,最大的可能是,貓是由西征地蒙古軍帶回中國的。

然而,古代中國所稱的“貓”是什麼——這讓趙興充滿迷惑。而日本人認為他們對宋史最有發言權,他們對此解答稱:古代中國的“狸”、“狸貓”與“貓”不分,都是指“貉”。

蘇遁的寵物貓確實不“家貓”,按現代說法,它是一種“(越南)豹貓”。而“豹貓”是學術稱呼,就跟“貓熊”在俗語裡常被顛倒語序稱之為“熊貓”一樣,“豹貓”俗語叫法是“貓豹”,意思是說它是種微縮版地“袖珍豹”。

小貓確實溫順,眾人漸漸平靜下來。趙興抱起蘇遁,柔聲細語地安慰:“遁兒,別鬧了,幾位哥哥要小狗去辦正事,你讓小狗幫哥哥乾點活兒,我送你一匹大馬好不好——很高大的馬,瞧,院裡幾匹馬隨你選,回頭我抱著你,咱們去騎馬玩。”

“現在,現在”,蘇遁地身子一聳一聳的,迫不及待。程爽有眼色,趕快竄上前,拉著蘇遁的小手說:“我正好有空,小遁,跟哥哥走。”

小孩子沒長性,程爽一召喚,他馬上忘了自己原本的怒氣,歡快地任由程爽抱走。朝雲急著向屋裡人道了個別,追著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