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7部分

香,竟植之”。一直到清代,“波斯茉莉”都是名貴而奢侈的珍奇花種,《乾隆歲時記》載當時婦女“簇帶多至七插,不過供少時之娛,所費竟達數十券之多。”

唐人崇尚牡丹,而宋人最愛波斯茉莉,稱之為“天下第一香”。宋代詩人江奎詠茉莉詩曰:“靈種傳聞出越裳,何人提挈上蠻航。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間第一香。”又曰:“雖無豔態驚群目,幸有濃香壓九秋。應是仙娥宴歸去,醉來掉下玉搔頭。”

趙興這片園林種了百畝茉莉,在兩邊的行道樹邊則栽種了無數櫻花。除此之外,便是些這時代尚未傳入中原地稀奇花種,零零散散散落在角落裡。於是,整座園林便成為一座茉莉花園!

如此一來,趙興便成為“大宋第一時尚人”。

茉莉花樹中,有幾個身穿藍白方格布裙地婦女時隱時現,看動作,她們似乎在採栽樹裡的花朵,趙興重新過來見禮,章指著茉莉花從中勞作地婦女說:“這種藍白方格布在倭國最流行吧?聽說京師倭女閒暇時都穿這種衣服,三五成群招搖過市,浮浪子每每追隨其後討好獻媚……你這院子也用倭女?那些是倭女嗎?”

章這話問的曖昧。因為趙興走後,倭女來大宋“度種”的事情已經鬧得整個汴梁城沸沸揚揚。那些去過趙興府上——現在是馬夢得府上——佔過便宜的文人雅士沾沾自喜地向同僚炫耀,有好事者已把這種行為寫進書裡刊印,所以,章詢問的時候,一臉曖昧。

趙興搖頭:“不是。那是鄉間農婦。她們來我花園操勞,我不付工錢的。條件是:她們四時的衣服由我配發,一天三頓伙食在我這裡吃,而枯萎的茉莉花瓣全歸她們處置。據聞。曬乾地茉莉花瓣賣到坊間,很是掙錢。

我這裡的花匠恰好是一家七口:四個兒子再加三名女兒,地裡操勞的是新婦與女娘,她家借寓在我的塔樓裡。男人鋤地疏渠,女子打理花園,老父老母幫忙餵養獵狗。至於藍白方格布,嘿嘿,那是我家產地印花布,不巧被倭人愛上了!“

宋代,茉莉花的價格比清代更為昂貴,甚至是奢侈消費。趙興如此待她們。這群婦女不僅不虧,反覺得主人甚厚待。章也覺得如此,他贊同地點點頭,指著碼頭的船問:“看來離人是不打算赴任了,你攜帶藩商入境、私自出海經營海貿,如此種種,大宋規條犯了不少,彈劾必定少不了,你怎敢赴任?”

“不止”,趙興很坦然:“我不止犯了這些規條……章大人請往這裡走。我給你看一樣東西。”

立著蔡京手跡的半山亭中,木地板上小矮桌,幾個大大小小、形狀各異地短銃擺在其上,趙興先拿起其中造型最簡單的青銅銅管,向章展示:“黃州斗方寺和尚僧佛印曾跟我提起。說是敦煌壁畫中描繪了一種武器。叫降魔變——這是我從西域收購來的降魔變原本,據說西夏軍中。有使這種武器的官員。”

章接過來,仔細端詳了一會,問:“怎麼使?”

趙興在半山石亭這種開闊的地方談論火銃,原就是為了能當場演示。他先招手,命令兩名僕人抬出一個大木箱——這箱子大小類似宋人嫁女時配送的妝箱——掀開箱蓋,取起一個木盒放在腳邊,那淺盒子上擺滿了長長短短的大銃,而盒子下面的箱中,則放了各式各樣地牛角、象牙做成、類似“號角樣的東西。此外還有各種木管、竹管。象牙角、牛角,尾斷都嵌銅蓋密封,角尖則鋸斷做成瓶塞狀。木管、竹管則成圓柱狀。

趙興拿出一副牛角,擰開牛角尖,從尖嘴裡傾出些黃色顆粒,章一吸鼻,驚呼:“火藥?”

火藥有一股濃烈的硫磺味與硝味。

趙興答:“正是!”

接著,趙興又拿起木管竹管,他先掰開竹管,從裡取出一片與槍管同樣粗細的圓形棉紙,將棉紙從槍口捅進槍膛,用通條夯實,而後取兩三粒鐵珠裝入,再從木管裡取出幾片圓形氈墊,依舊塞入槍管,用通條夯實。取一根法燭點燃火繩,用火繩點燃了銅火銃的火藥……

一聲巨響,亭外豎立的靶子噼啪亂響。

黑火藥的響聲在趙興耳裡並不劇烈,但章卻嚇了一跳,他穩住身子,看了看靶子,坐不住了,竄出去親自湊到靶跟前,察看射擊效果。等他回來,臉陰的能擰出水來:“這些,都是你在西域收購的?去西域能坐船嗎?你竟敢私帶武器出海?”

趙興很鎮定,他挺直了身子一動不動:“西域正通向大海——現在吐蕃國的領土已深入西邊那片海,我是透過吐蕃人輾轉收購地。”

這個道理說的過去,章指指那堆大銃中做工最華麗的一柄短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