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5部分

路。”

進入河東路後,趙興的隊伍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戰爭給黎明百姓帶來的災難,這幾年西夏每年都來一次例行搶劫——不,按教科書的說法,是例行地民族大融合。給河東大地留下了滿目瘡痍的景象,當地百姓已經無心耕作,應為耕作一年,最終的收穫可能被西夏人“融合”了,還有可能把自己劫持到西夏做奴隸,所以沿途的田地都是荒蕪的,走在路上。所有的行人的表情都是警惕地。

這裡僱不到馬,因為所有的馬都被軍方拉去,因而斥候隊的速度慢下來。這支商隊沒有經過吃後隊地提前交涉。所以他們很謹慎,始終沒有垂下弓箭。

趙興揮了揮手。只簡單的說出兩個字:“披甲!”

這聲命令過後,81名宋代背囊客從肩上放下背囊,然後伸手在背囊裡掏東西,有幾個人則簇擁在趙興身邊,替他披掛鎧甲。等這支隊伍披甲完畢,商隊地人不約而同的深吸冷氣,發出長長的一聲嘶。

出現在眾人面前的是一支豪華軍團,當先的3名身材最高大者披掛著全套青唐甲(板式金屬硬甲),其中兩名身材高大地還是一個宋人模樣,剩下的一個最高大者身高高的離譜。胳膊比人大腿還粗,一手都抓不過來,但那人卻黑的像炭團,宛若地獄裡出來的魔鬼,只有呲牙的時候讓人看見白地人的牙齒。

剩下的人都是一身唐貔甲——也就是水滸傳裡金槍將徐寧祖傳的那種金屬軟甲,現代稱為連環鎖子甲。他們頭上還戴著一頂無縫的鍋型頭盔——現代人稱俄羅斯禁衛軍鷹盔……

還不止這些,這些人繼續從背囊裡掏東西。不一會。武裝帶、短佩劍、短弓、手弩都出現在他們手邊,這些人將東西一個個攤在面前。然後開始裝配腰刀——目丁、刀鐔、刀柄……一眨眼間,人人手上都出現一柄腰刀。

而後這些人開始整理背囊,不一會,滿地的物事被他們收進背囊,背囊又被扔回肩上,一片金屬的海洋出現在眾人面前,為首地3個壯漢一身銀亮地板式甲,頭戴造型漂亮的頭盔,腰上掛一把長刀;其餘地人一水的鎖子甲,整個腦袋都包在金屬中,只有臉部露在外面……

面前的商隊頻頻抽著冷氣,許久,商隊的保鏢頭目才結結巴巴地說出一句感慨:“天爺,這是支什麼軍隊!”

趙興也眯著眼睛打量著這支軍隊,心裡在盤算:老子來到這地盤上那麼久了,平常都在裝孫子,如今要去前線,可裝不得孫子,一定要讓人人都知道我來了,哪怕不能像范仲淹那樣,動用宣傳工具,代表西夏人說:西夏人很怕。也要讓後方那群人不要搗鬼。

等這支隊伍收拾完畢,趙興招手叫來嚮導,攤開地圖與幾名軍官比劃了一下,說:“前面2裡就到補給點,來,諸位加把勁,到了補給點就可以歇歇了。”

對面那支商隊還在目瞪口呆的望著這裡,但他們手裡的弓弩已經垂下來。這時,程爽頗有感觸的說:“七叔,人都說不能紙上談兵,可我們幾千里路走下來,日日都在圖上比劃,算不算得紙上談兵。”

趙興大笑的解釋:“自古以來,談兵從來在紙上,不經過仔細計算,一拍腦門就去談兵,那叫自殺者。記住,今後我們到了前線,每一次談論兵事,都需要經過仔細的計算,一定要把紙上談兵進行到底,才能做決定。”

這話說完,趙興收起地圖,招呼說:“啟程!”

這片金屬的海洋帶著一片嘩啦啦的金屬抖動聲,從商隊面前大搖大擺的走過。趙興這一路都沒有像經過的州縣打招呼,但他這一隊武裝到牙齒的精銳家丁隊伍還是引起了許多人注意,有御史曾打算進行彈劾,但考慮到慶州一帶每月都在戰鬥,一年更換了4、5任太守,這時有人肯去慶州已經是幸事,人召幾個壯漢保護自己,總不是大錯吧。再說,現在彈劾趙興,是不是可以令對方得償所願呢棄官而走,而後到蘇軾身邊幫忙。

這可不行,無論如何不行。

所以,御史們都心情複雜的注視著趙興這次武裝大遊行,賈易一語道破天機:“他在鬧情緒,我知道他在耍性子。我知道他怎麼想:他肯定想,我在揚州安置了30000流民,開墾了20萬畝荒地,使揚州財賦增加了一倍,原本蘇老坡去了還可以大幹,沒想到卻把我丟到了前線。我不高興,快來彈劾我吧,我等著罷官呢。哼哼,我偏不如他願。這事誰也不許說,他胡鬧咱權當沒看見,誰敢說出來,我絕饒不了他。”

此後,整個大宋朝對趙興的行為集體失語。他們沒想到,趙興這一路耀武揚威走來,朝廷的不管不顧恰好使他的行為在民間贏得了極大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