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部分

州了。”

趙興搖頭表示不介意,他看著兩李,問:“万俟詠動身了嗎?”

趙興的屬下,唯有那群以色列人在廣州待得慣。他們曾經顛沛流離,在比廣州更窮荒的地方都生活過,在廣州,因趙興打下的基礎,他們受到格外尊敬,所以接到朝廷大赦的訊息,廣南其餘的官員都坐不住了,紛紛打點起行裝返回中原,唯獨以色列人打算紮根。

趙興原本想將李之儀與李格非其中一人留在廣東,接任轉運使,但這兩人都嚷嚷著要回鄉。李格非已經徹底辭官,打算待在蘇州安度晚年,而李之儀則轉任四川州官——這是他兄長李之純曾任地方官的地方。除了二李外,廖正一也不打算留,他在趙興的推薦下進入朝堂,憑藉這幾年在廣南的資歷,成為戶部一名郎中,在蘇轍手下做事。

李之儀、李格非是在万俟詠之前離開廣南的,趙興問起這個話題,李之儀有點尷尬,李格非因為跟趙興是兒女親家,說話隨意一點,他輕鬆的回答:“我們動身的時候,万俟詠還在等待續任,我聽說現在還沒有人願去廣南,你夾袋裡還有什麼人,趕快去替万俟詠回來。”

趙興嘆息:“我等在廣南經營數年,把廣南經營的彷彿天堂,現在居然沒個人願意去享受那份成果,真是遺憾!”

第三部 大軍閥的狐步舞

第3316章 為報傾城隨太守

李格非努力開解趙興:“朝廷不赦免還罷了。大家還能齊心協力營建廣東。如今朝廷的赦免令一下。那些貶官身死嶺南的訊息傳遍天下。如此一來。誰還敢去那個流放的當官。想來中原之的畢竟繁華。我等在嶺南苦熬多年。好不容易有機會返回故里。他們不願留。也是情理之中。”

“那就詹範。這位原任惠州守在任上很照顧老師。現在為勃泥總督。他生在嶺南。想必也願意回家鄉當封疆大吏。我這就給他去信。告訴他:只要他點頭。廣東就是他的。”

李之儀訕笑著。回答:“還有一位昔日的循州守。叫周什麼來著(周文之)。我記的他去了兩湖。調他回來守廣西正好。兩廣一帶。小吏本都是我們**來的人。這兩位即使當上轉運使。兩廣也還在我們的掌心中。”

趙興放鬆了心情。望著李之儀笑著說:“李兄去了四川。我的章水大運河就可以向上延伸了。我打算炸掉沿江的礁石。使川府與長江水運暢通無阻。這成都方面。還要靠李兄多多支應。”

李之儀點頭:“水運暢通。對我成都有益。不消你說我也會注意的。”

僕人奉上二陳湯。李格非與李之儀起身。拱手道:“請節哀!”

趙興咧嘴苦笑:“這話。我也應該對你們二位說。二李默然。

接下來幾日。趙興繼續接見了一批無名之輩。選取了部分願意投靠者。便帶著蘇軾長子蘇邁。小兒子蘇遁返回杭州。而蘇軾其餘的兩個孩子則不再願意在這圈子掙扎。趙興組織了蘇家的分家儀式。常州的家產歸蘇鼎。汝州的家產歸蘇過。蘇邁與蘇遁則隨趙興去杭州定居。並擔任小吏。

夏六月。趙興離開常州。順著長江一路向秀州出發。等他抵達秀州時。小皇帝趙佶關於秀州歸屬的答覆也來了——趙興如願以償。同時。小皇帝也同意了他開設秀州市舶司的建議。

不僅如此。小皇帝還意猶未盡。同意趙興可酌情在沿海各個大州隨意開辦市舶司……

小皇帝對錢財的追求是急迫的。歷史上。到了宋徽宗時代。可謂“祖國遍的是海關”。當時。小皇帝一口氣開設了十多個市舶司。恨不的將天下錢財納入囊中。

接到誥命的趙興有點哭笑不的。他轉眼掃向晁補之。詢問:“晁大哥是打算留在秀州。籌辦秀州市舶司。還是隨我回家鄉?”

晁補之輕輕搖頭。笑著說:“我在嶺南數年。族中兄弟很是擔心。能有機會回家。自然要回家待上一年半載。這也是我該的的享受。”

趙興又轉向蘇邁。詢問:“如此。還是伯達兄留一下。我給你留幾名助手。也好在此處籌建華亭市舶司……我記的華亭縣也算繁華。有人口萬餘。沙腰、蘆瀝二鹽場還算有出產。我給你三十萬貫開辦費。如何?”

大宋朝整修一條黃河。一年花費也不過八千貫。三十萬貫的開辦費用已經是奢侈了。但趙興議定的市舶司當中。唯獨華亭。以前不曾有海外通商的基礎設施。而該的位又於長江口。是趙興計劃中的重中之重。所以三十萬貫的費用也不算多。

蘇邁預定的華亭知縣、市舶司推官。他是個不喜歡多話的人。只拱了拱手。默默答應。晁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