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章 不小心露餡了

古代人在吃飯的時候,講究得是食不言。

當然,這食不言不是絕對的不說話,而是儘量少說話,長輩可以說,晚輩不可以隨便聊。

一頓飯吃完之後,陳景行已經藉著吃飯的機會,對於蜂窩煤的事情仔細想了想。

對比的實驗,他已經看過,這蜂窩煤確實比柴火和煤餅有不小的優勢。但是,一如當初的賣書一樣,存在一個必須要正視的問題。

暢銷的閒書,如果存在盜版,就會嚴重擠壓正版的利潤。就李文貴的三國故事,如果全部寫完再出書,那必然有盜版,一年就絕對不可能賺那麼多。

而李文貴提出的連載方式,受限於這個時代的印刷技術,要想盡快看到最新的三國故事,那就只能是看正版小說。

正好在這個時代,看得起閒書的人家,基本都是有錢人,他們付得起這個錢。

雖然說,肯定也存在一些以前出版的書冊盜版,但是三國故事的利潤大頭,卻是能拿在手中的。

蜂窩煤也一樣,東西是好,但如果別人仿製的話,利潤空間就同樣有限。

按照李文貴之前跟他說得,主要透過擴大規模,降低成本來預防其他人仿製,這確實是個不錯的點子。

但是,陳景行還是有顧慮的。想了好一會之後,他便對李文貴說道:“賢侄,你說得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讓別人無利可圖而不來仿造我們這種蜂窩煤。就我看來,這也只是對一般人有用而已。”

“不說京師,就只是通州城內,比我有錢的人家,也還是有好多的。如果他們看中蜂窩煤的利潤,回頭也靠擴大規模來做,說不定都能擠垮我們!這事情,你想過沒有?”

言外之意,你認為我是有錢人了,但是在我看來,其實還有比我更有錢的,並且還不少!

他這個話,之所以不找李家的一家之主說,是因為他知道,介紹蜂窩煤的時候,雖然李偉在侃侃而談,但絕對是李文貴的主意。他的顧慮,李偉不可能回答,只能問李文貴。

果然,當他這話問出口之後,李偉就開始撓頭了,轉頭看著他二兒子。

李文貴見了,從容不迫地回答道:“所以,我們不只是擴大規模,還要透過其他手段來降低成本,這點,我和伯父您已經提過的。”

陳景行一聽這話,立刻便想起來了,就確認道:“你好像是說一些技巧工具,不知道是何物?”

李文貴早就知道他會問,已有準備,立刻便回答道:“做這蜂窩煤的最大工序,其實是吧煤炭碾碎,和粘土攪拌,如果規模大的話,花在這兩個事情上的工夫可就不少。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水力,打造出一些合適的工具,透過流水推動工具來砸或者碾煤炭,甚至是攪拌,就可以節約不少人力,甚至可以日夜不停地幹活,降低成本。”

對於後世的人來說,訊息發達,足不出戶就能見識很多東西。

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很多人的一輩子,就是在出生地的方圓百里生活,根本沒條件出去遊歷,因此,他們的見識,主要來自於書本。

要是不讀書的文盲,那他們的見識,就真得只是侷限於方圓百里了。

陳景行是讀書的,也是很多鋪子的東家,他的見識,肯定比李家人要廣。但是他這輩子也沒去過遠方,就只是在通州和京師兩地轉轉,加上一些書中的記載而已。

他的見識,和李家人比起來,那算是見多識廣了,可要是和後世的人比起來,那就差得太遠了。

此時,他一聽李文貴的話,便好奇地問道:“賢侄的意思,是用水車那樣的工具,這怎麼用來砸、碾煤炭,甚至還能攪拌?”

河道縱橫的江南水鄉,對於水力的利用自然是會多一些。陳景行的見識,只在通州這邊看到的普通吸水為主的水車,更多水車種類,他是沒見過的。

但是,李文貴不要說見識這些地方的水車了,就連荷蘭的水車都見過。並且他還學過物理,不就是力的轉換而已,多想下,想出以水力為驅動力,再把這個驅動力轉換為其他動能,並不是困難的事情。

因此,就聽他微笑著回答陳景行說道:“沒錯,就是類似水車那樣的工具,不過我需要去檢視地形,選合適的地方之後,再打造這種水力工具。我把工具畫出來,再找木匠老師傅來打造出來便可。”

“如果伯父府上有這樣的木匠,那是最好。要是沒有的話,也可以透過分開打造,回頭自己組裝的方式,儘量保守秘密。”

陳景行聽了,頓時驚訝地確認道:“當真有這等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