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很高。
徐渭擅長兵家謀略,對於兵事上的細節,是其他人,包括李文貴都不具備的,因此,徐渭所寫三國的故事,最具有《三國通俗演義》的範兒,對於喜歡戰爭的讀者來說,是最喜歡徐渭的故事,沒有之一。
在呂秀才之前,裕王府的馮保,也已經得到李文貴的肯定,開始寫長篇故事了。他在裕王府做事之前,就已經在宮裡做過,因此,馮保擅長官場上的細節描寫。他所寫的故事,就是以唐朝為背景的故事,反派就是唐朝的宦官,刻畫地很是精彩。
相對他們而言,李文貴除了有先發的優勢,積累了大量忠實粉絲之外,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情節的把握,先抑後揚,鋪墊,高潮等等,寫作技巧上更熟練。
最後,是他高產。口述故事的能力,其他人不具備,只有他可以,因此,他透過書記員配合,能做到一天一萬字,其他人卻是做不到的。
李文貴對於又多一個人具備了寫長篇的能力,他還是很高興的,這意味著,他不用每日惦記更新的日子,又近了一步。
陳景行聽到編輯部這邊的訊息之後,便過來和他商量,道:“賢侄,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人帶話給我,問你什麼時候再招徒弟?你看,是不是可以再招一批了?”
李文貴認識的人不多,每天基本上就是在家,書社,最多去一趟裕王府而已,因此也接觸不到外人。
但是,如今的書社因為拍賣股份的事情,已經非常有名了。對於書社的稿費,自然也被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