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家人還是要去服丁役的。
包括達官貴人也是,雖然有官紳優免,但也都是有限額的,遇到類似高拱和張居正這類鐵面無私的,那也是有家人要倒黴的。
如今,法理上廢除了人頭稅,雖然少了特權,卻多少也算是有實惠。
就這麼的,在擬廢除人頭稅的刺激下,自強詔的實施,那是非常火熱。
由此一來,一個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
全國各地的房價,特別是在人口眾多的城鎮,價格就開始飆升。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分家的人多,不一定所有分家的人都有足夠的宅子分,就不得不買新宅子。這需求一上來,房價自然就漲起來了。
這一下,也利好了全國各地的水泥作坊。
明朝太祖皇帝當初定下禮制的時候,還沒有水泥這東西,因此,禮制中沒有對水泥房子的規定。
因此,就算沒有功名,只能住小房子的,如果能住水泥房子的話,那也是再好不過的。
而對有錢人來說,給子女修一套水泥房子,自然也不在話下。
明朝可沒有地價一說,祖上留下的地,就是自家的。新建一套宅子,更多的就只有建築成本而已。
就算沒有自家的地,向別人買地,那也只是向官府交個手續費而已。至於無主荒地,很多人自己就佔了,官府也不會管。
更因為水泥房子不但好處多多,甚至連蓋房子的速度也是很快。
大明朝的房地產市場,就意外地蓬勃發展了起來。
而分家又不只帶來房地產市場的紅火,還有建築行業相關的那些行業,比如傢俱市場等等,也一下紅火起來。
定做傢俱之類,木匠都忙不過來,趕緊招收徒弟擴大隊伍。
完全可以說,一道自強詔書的頒佈,意外地盤活了大明朝的經濟。這一點,就算始作俑者李文貴,都在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的。
當然了,不愉快的事情,肯定也還是有的。
比如說,雖然在這個封建時代,一家之長的權威,遠比後世要大得多。但是,畢竟是親生子女分家,哪怕家長的權威再高,也會鬧出不少分家不滿意的情況,從而鬧出事情來。
就這麼的,隆慶二年的下半年,全國都是非常熱鬧。
而這個熱鬧,也同樣反饋回了李文貴這邊。
雖然說,李文貴的蒸汽機作坊中,還在為兩年內實現蒸汽火車的執行而忙碌,到年底的時候,離實現的目標還有些遠,但是,他的蒸汽機,不算完整火車頭的蒸汽機,卻是已經打造出來了。
這麼一來,自家蒸汽機作坊中的動力系統,都可以改用動力更加穩定的蒸汽機動力,甚至玻璃作坊,水泥作坊,煤礦,鍊鐵作坊等等,都有對穩定蒸汽機動力的需求,使得蒸汽機的訂單,根本就來不及做,迫使李文貴不得不擴大蒸汽機作坊的規模。
甚至到了後來,蒸汽機作坊不得不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匠人,繼續打造蒸汽火車頭和根據李文貴的指示,研究火車的其他部件,包括鐵軌等等;
而另外大部分匠人,則投入了普通蒸汽機的生產。做好一臺交付一臺,就賺一臺的錢,然後又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多的蒸汽機。
蒸汽機可以用在礦井中抽水,拉煤,又極大地提高了煤礦、鐵礦等礦產開採。
蒸汽機提供的動力,可以穩定地給各種爐子鼓風,運輸等等,又極大地提高了鋼鐵生產的效率。
蒸汽機在這些地方的有軌試驗,又給這個時代的匠人豐富了鐵軌執行的經驗。
完全可以說,原本只是散步式的推進模式,在一道自強詔書之下,整個社會的體系,開始大踏步,甚至可以說小跑著前進了。
等到隆慶二年年底進行總結的時候,朝堂上下,全都非常意外,也都喜笑顏開。
對於高拱為首的內閣來說,“考成法”的實施,內閣的權力得到了極大地加強,頒佈了要做得事情之後,從中央到地方,全都有監督實施,基本上,要做得事情,都能讓地方上做起來,和以往相比,執行效率高了不知道多少個檔次。
當然,“考成法”其實也不是萬能的,崇禎年間就重新啟用過“考成法”,但是崇禎皇帝急功近利,或者說迫於無奈,一件原本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事情,就要地方官半個月完成,這又怎麼可能完成得了?
因此,崇禎年間雖然重新啟用了“考成法”,卻對國事的敗壞,依舊是無能為力。
而在這隆慶朝,不管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