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九子渴望成龍,其程度比蛟龍還要強烈。所以,它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機會,讓自己能夠脫穎而出,成為那個返祖的靈種。
桓因微眯著眼睛,再一次望向了空中那血紅色的光球,摸了摸下巴,對自己的猜測更加確定。
如果桓因想得沒錯的話,此地的產生怕是因為桓因頭頂的龍血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出現在了地獄之中。龍之九子循著龍血的氣息一齊找到了這裡,同時發現了龍血。於是,都渴望返祖的它們,齊齊出手搶奪那龍血。
可是,它們實力不相上下,出手後不久便陷入了僵持,誰也奈何不了誰。可是,本能的渴望讓它們又誰都不願意放棄,便長此的在這裡堅持了下來,希望有一天能夠耗過其它八子,奪得龍血。
可它們恐怕都沒有想到,這麼一個僵持,便是千萬年的時間。或許它們都忘記了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在此地停留,只把搶奪龍血的執念當做了唯一,留在了心中。
後來,它們的壽元慢慢枯竭,便齊齊的開始衰弱,唯有那執念依舊存在,讓它們還是保持著爭奪龍血的姿態。最後,便是死亡,乃至石化,讓此地永久的為它們九子而封存了起來,成為了一處死地,形成了一座地獄之門。
想到這一切,桓因突然覺得有些好笑。九子為之瘋狂執著的龍血都已經完全腐壞,它們為此徒勞一生,到底有何意義?若是它們當初有誰心念通達,放棄眼前的誘惑,瀟灑而出,一定會發現外面的世界更大,更精彩。或許,做出那樣選擇的龍子,如今已然成龍。
隨著石碑崩毀得越來越多,隨著石碑之中那些身軀的逐漸顯露,桓因的猜測終於被證實。
囚牛,龍長子,龍首牛身龍尾,性情溫和,不嗜殺鬥狠,專好音律。典籍上記載,囚牛能辯八方萬物之音,耳極好,對於音律有著極強的天賦,同時也極為愛好,喜立於琴頭彈奏。故此,凡人俗世之中,不少胡琴的頂端便往往會雕刻一個似龍非龍的靈獸,那便是囚牛了。
睚眥,龍次子,豺首龍身龍尾,性情剛烈,好鬥嗜殺,被譽為獸中戰神。典籍上記載,睚眥威勢驚人,手段強悍,喜持一長柄大刀而戰。故此,凡俗兵士的長刀長戟刃身與手柄的結合吞口處,往往會刻有一個睚眥塑像,以增威勢。
嘲風,龍三子,龍首獸身,與普通野獸最為近似,性情嗜好不詳。典籍之中對於嘲風的記載,大多認為其是一種瑞獸,能有帶來福靈,有驅魔消災的作用。故此,凡人乃至修士所建造的殿堂廟宇殿角之上,往往雕刻有一個小的嘲風塑像,以求摒除禍患,祈得福報。
蒲牢,龍四子,龍首龍身,卻生得有些矮短捲曲,並不具有真龍那般孤傲的氣勢。典籍上記載,蒲牢性情懦弱膽小,好吼叫,且聲音極為洪亮,堪稱聲震宇內。故此,不少洪鐘的頂端都會雕刻一個蒲牢的塑像,讓其顯得更有聲勢。
狻猊,龍五子,生得與獅子有些相似,只在面貌上能略微看出龍的樣貌。典籍上記載,狻猊喜靜好坐,又喜歡煙火。故此,不少神座和香爐上都會雕有狻猊之像,以祈求香火鼎盛。
贔屓,龍六子,又名霸下,龍首龜身,還生有龜殼,喜好負重。典籍上記載,贔屓力大無窮,乃是獸中之最,常年於背上馱有一塊重愈千金的巨石,甚至是山嶽大陸。故此,在許多神殿廟宇的門前,會有贔屓石像雕刻,並在其背上鑄造一塊石碑,以篆刻各類銘文。
狴犴,龍七子,又名憲章,身形似虎,龍貌甚微。典籍上記載,狴犴急公好義,仗義執言,而且明辨是非,能夠秉公而斷。同時,它神通強大,法力驚人,故而常常做那懲奸除惡之義事。故此,凡俗衙門之外的公堂兩側,都會雕有狴犴的石像,以威懾奸惡之徒。
負屓,龍八子,獅頭龍身龍尾,性情溫和,喜好書法美文。典籍上記載,負屓對於碑碣極為鍾愛,甚至甘願化作圖案去襯托某些傳承年代長久的精妙碑文。故此,在人界之中有一個習俗,便是在碑碣落成以後,在其上雕刻一副負屓圖案,使其更加的美觀,也更加的有韻味兒。
螭吻,龍九子,又名鴟尾,龍首魚身,常見於海中,生性喜水好吞。典籍上記載,螭吻專克火焰,不管是多大的烈火,只要它張開大口一吸,則火焰全消,不會留下半點兒。故此,不少宮殿廟宇之旁都會雕刻一個螭吻的石像,以求鎮火避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