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戰爭,但是面對德國軍隊悍然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的“挑釁性行動”,以及仍在進行的西班牙內戰,法國政府如坐針氈,根本不敢在這個時候將軍隊和艦隊調往亞洲,法國政府極力主張和談,而這個建議得到了美國政府和蘇聯政府的積極響應。
但是英國政府不為所動,英國政府堅持認為,中國軍隊所取得的“暫時性優勢”是建立在發動突然襲擊的前提下的,英國軍隊之所以連吃敗仗,不是因為英國軍人不勇敢,也不是因為英國的武器裝備落後,只是因為英國軍人“太紳士了”,所以,英國政府決定在緬甸南部地區發動一場戰略反攻,以恢復“緬甸印度防禦線”。
各國記者看得卻比英國政府清楚,他們一致認為,英國勢力退出遠東地區乃至整個亞洲地區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不容英國政府狡辯,實際上,就以馬來亞戰役結束之後遠東英軍的實力,自保尚且難以勝任,至於進攻,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而且記者們也一致認為,英國政府之所以不顧事實堅持要在緬甸南部戰場發動一場進攻,其主要目的與其說是為了重建“緬甸印度防禦線”,還不如說是為了鼓舞國民的鬥志,並制止住正在軍隊中迅速蔓延的失敗主義情緒。
錯誤的判斷必然帶來錯誤的決策,錯誤的決策必然導致災難性的失敗,事實證明,記者們的看法是完全正確的,英國政府催促遠東英軍倉促間發起的緬甸南部戰役最終以慘敗收場,從英軍發起進攻到緬甸首都仰光失守,前後只用了六天時間,而在這場戰役發起之後的第九天,又有九萬英軍放下武器,走進了中國軍方在緬甸南部地區設立的那幾座戰俘營,這個事實,英國政府是拖延了兩天之後才不得不由首相先生親自出面向議員們做出解釋的。
前後損兵折將十多萬人,英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急劇萎縮,而且隨著緬甸全境的“解放”,印度的大門已經向中國國防軍完全敞開,剩下的就是等待中國軍隊的雷霆一擊了。
中國國防軍並沒有讓英國政府久等,就在1939年1月1日的西曆新年的當天,中國國防軍就發起了一場代號為“鐵拳”的陸上戰役,十多萬中國步兵和山地步兵翻越緬甸北部的莽莽群山,向固守孟加拉地區的英國軍隊發起了迅猛突擊,參與進攻的還有遊弋在孟加拉灣的中國特混艦隊,其中包括中國海軍裝備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而遠在雲南境內的中國空軍遠端轟炸機群也參與了這場戰役,進攻方的作戰序列中也包括了特種部隊和海軍陸戰隊。
實力對比太過懸殊,軍心士氣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在這種情況之下,英軍迅速戰敗並將撤退演變為一場潰散也就不足為奇了,實際上,整個孟加拉戰役只進行了九天時間,達卡城就落入了中國軍隊手中,而隨後,一場兩棲登陸作戰就在印度次大陸的東部沿海地區展開,毫不令人奇怪的,加爾各答迅速陷落,接著是克塔克、布巴內斯瓦爾、貝勒姆普爾、斯里卡庫蘭,就連恆河中游的瓦臘納西也出現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的武裝突擊艇。
面對狂飆突進的中國軍隊,英聯邦軍隊望風披靡,以德干高原為分界線,一路英軍向西潰散,另一路英軍則向南奪路狂奔,用中國國防軍三軍參謀總長的話講,“英國人的防線已經不復存在”了。
毫無疑問,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即將全面崩潰,這一點,不僅各國記者和政客看到了,而且就連當地的印度民族主義分子也看到了,所以,他們迅速拿起了武器,加入到了這場旨在贏得印度完全獨立的“印度解放之戰”中去,在這種局面之下,大量的印度部隊自行脫離英軍指揮系統,加入到起義者一邊,而且,在印度獨立領袖們的呼籲下,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了領袖的身邊,積極籌備著第一屆完全獨立自主的印度民族主義的國會。
這是一場“團結的會議”,目的在於建立一個“統一的、強大的、獨立的、自主的印度”,參加會議的不僅有狂熱派,也有冷靜派,如果會議達成一致意見,或許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印度將崛起在南亞次大陸。
但是,就在會議進行期間,兩架塗著皇家空軍標記的英國空軍“蚊”式戰鬥轟炸機飛抵設在瓦臘納西的“國會大會”會場上空,並瞄準正在開會的人群投下了數十顆輕型航空炸彈,轟炸和踩踏造成了超過兩千人的死傷,其中就包括許多著名的印度民族獨立領袖,而這些人,過去一直在宣傳“非暴力不合作”,他們是和平主義者的代表,只是戰局急轉直下之後,他們才開始轉變立場,不過尚未來得及將印度各地的抵抗組織團結起來,就在轟炸中遇難,僥倖躲過航空炸彈的人也在隨後的槍擊暗殺中遇難,一時之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