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佛堂。相傳是松贊干布為鎮妖興國而建的,最初的規模很小,只有6門6柱和祖拉康,後經三次大規模的修繕和擴建,成為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冬宮。僧侶進駐之後,才成為真正的寺廟。吸引我們的是該寺的鎮寺之寶——珍珠唐卡“觀世音菩薩安息圖”,供奉在二樓中央的成就者殿,是乃東王妃為懺悔罪過,用自己的首飾拼接繪製而成的。此珍珠唐卡後被毀,但畫的兩邊綢緞和軸心仍在。1982年,國家下撥珍珠29919顆以及金剛石、瑪瑙、翡翠、珊瑚等,以左右綢緞和中軸為基礎,重新制作了此唐卡。穿綴出的觀音形象惟妙惟肖,整個唐卡精美絕倫。旁邊還有一幅文成公主和其他侍女刺繡的三世佛唐卡之現世佛釋迦牟尼刺繡唐卡。殿中供奉有據說是文成公主使用過的爐灶,從灶口伸手摸摸鍋底,據說能給人帶來吉祥。我伸手摸了摸,裡面已經相當光滑了。走出大殿,門口一位身穿藏服、頭戴紅色頭巾的藏族老太太坐在側殿門前的石階上,慈祥地看著過往的人們。我們過去給她獻上哈達,與她合影,她並不推辭,始終帶著一種“招牌式”的微笑,那樣平和,那樣安詳,讓人景仰。在離去的車上,我一直都在回味老太太慈祥的微笑,思考她如何修得如此出世寧靜的心境?!129昌珠寺門口的藏族老太太 2005年6月17日攝在神秘的雪域高原上之五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