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別的,引進美國資本可以拉近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提前與這個,還未崛起的強國打好關係,大量在華資產,將會使得美國面對中國問題時就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在東北,英法等四國對於美國資本的大舉進入無可奈何,即便他們反對,也無濟於事。
中國與南華的強硬態度堅定了美國人開發東北的決心,歐洲戰爭陰雲籠罩,隨時可能爆發戰爭,這是美國獨霸東北,甚至獨佔中國利益的最佳機會?
他們不可能錯過,也不會傻到放棄這個機會。
美國在中國投資的專案越多,在華資產越龐大,就越是對中國投鼠忌器。
他們在謀求遏制日本的同時,也在警懼南華與中國,尤其是一個擁有四萬萬人口,地大物博的遠東大國。
為此,美國在海軍問題以及美國資本在中國投資鐵路、修建碼頭、開挖礦山等專案上給予便利,一直在施加壓力。
而南京政府一直在讓步,一直在“聽從”美國的“勸告”接受美國的影響,這讓伍德羅威爾遜感到萬分欣喜。
他認為“國家之間的利益矛盾是非零和的”也就是說,國家之間可以透過合作與協調為手段來解決國家間的矛盾,規避衝突和戰爭從而實現雙贏,這種雙贏在當時就是集體安全體制。
美國目前成功的在中國實現了集體安全體制,避免了中國陷入與英法等國的戰爭,介。心獨佔了在中國的話語權,泣當然是前所未有的勝利
不可否認,威爾遜是親華的,也是極為友善的,認為組成社會體系的人的根源是可以被轉變的,其觀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性善論。他的這一學術思想來源於啟蒙運動時期以人為本的理念,認為人可以透過教育和學習克服固有的缺點而日臻高尚,人類社會也將藉此走向文明。
李秉衡對他有深入的研究,當初在他競這時,就透過華爾街向他提供了大筆的資金,這次德弗蘭國際投資公司等在美產業大規模的向東北移植,也是威爾遜的回報。
尤其是中國承認雙重國籍,使得海外華人歡欣鼓舞,紛紛回國創業,或是購買美國在東北投資的公司股票,以及中國發行的振興東北實業債券、東北鐵路債券。
“光華,我們在歐洲發行的第三批鐵路債券已經銷售一空,是否進行第四批的債券投放?”
自從丁德去了歐洲之後,石清霜成為了他的財政顧問以及金融顧問。
而石清霜也總是撿他想聽的及時通報,並不過分打擾他。
看著靜靜的站在那裡的妻子,心中滿是安寧,既然已經失去了一些,那麼必然要珍惜擁有的一些。
已經有六個月身孕的石清霜看起來略微豐滿了些,但依舊清寒雅淡。彷彿是骨子裡的氣質。
“繼續!為什麼不呢?他們敢買,我們為什麼不敢賣呢?不就是囤積債券,準備擇機拋售嘛。
李秉衡忍不住的大笑起來,這幫國際投機者們的確狠毒,開闢了兩個戰場,不但囤積鐵路債券,而且囤積中華元,準備一擊致命。
想法很好,可惜,李秉衡已經有了後招。
到時候地板價的鐵路債券不要白不要,這又是一大筆進賬,加上投機家們想要打擊中華元,正好藉機洗白一大筆的國際資產;
兩人溫情脈脈,許久沒有這麼清閒過,也是拜袁世凱所賜。如今全國上下都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南北雙方的軍隊身上,政務上的麻煩也少了許多。
“總理,英法等國公使發來照會,要求我方進行債務整理,並且予以清算。而且,關於政府繼承方面的各項要點,對方也作出了提醒,要求我方提供備忘錄,並且就相關事宜展開談判。”
顧維鈞站在門外,將虛掩的門推開少許,聲音不輕不重的進行通報。
這是個善解人意的人,李秉衡讚許的點了點頭。
“那麼,關於交還威海衛以及各項在華特權的談判呢?是否他們要擱置?”
“這個倒是沒說,只是俄日兩國公使措辭較為激烈,聲稱如果我方給出的答覆不盡人意,那麼他們將考慮不承認南京政府的正當繼承。”
李秉衡啞然失笑,老毛子跟小鬼子還真是異想天開,“他們一定有後招,也鐵定跟袁世凱有關,密切注意北方的訊息,一有異動立即讓內閣開會。”
這次英法俄日四再的動作極為不正常,顯然別有用心。
這個時候來談債務整理,內在的含義具有複雜性與多變性。
照道理,南北還沒有統一,英法等國不會就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