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繼續和顧雲閒聊著關於倫敦房地產市場的一些情況。
“為什麼開發商沒法建設便宜的廉租房或者高層?呵呵,這個問題還需要問嗎?因為目前的貴族和已經買了莊園的人不願意呀。因為周邊房價一旦下跌,那他們的房子也會下跌,自然不會願意了。而且大多數的貴族目前都在政府和議會上班,也就是說,這個階層不會願意的。”顧雲解釋道。
當然,按照顧雲的說法來看,當住房需求得不到滿足時,一部分人則選擇了離開倫敦,但是更多的人選擇了租房。
按照郭濤和當地的中介搜尋來的房產資訊瞭解到:
租房需求不斷擴大
在倫敦的住宅租賃市場上,符合救助條件的人可以申請政府主導的社會租房(cial rent),但大部分人只能選擇從中介或個人房東手中租房,這種稱為私人租房(private rent),後者的市場需求持續擴大,主要原因有購房可負擔性差、私人租房群體增加以及潛在的脫歐不確定性。
購房可負擔性差
倫敦平均工資£36,000為例,稅後工資£28,016,那麼按照10月最新平均房價,需要168年不吃不喝才能買下一棟假設它168年都不會漲價的房子。
私人租房群體增加
私人租房群體的增加的主要來源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私人租房市場的主要服務物件如外地學生、白領等,二是需求改善型的從社會租房市場轉向私人租房市場的帶孩家庭。
22-29歲因為工作移民到倫敦的年輕人近4萬人。這類群體在倫敦從事著金融、it等高薪行業工作,但是因為英國人的超前消費以及父母無為子女儲蓄的習慣,無法負擔高額的房價(平均均價47萬英鎊),只能選擇租房。
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國際留學生人數的增多,學生群體也成為租房市場的主力消費者。倫敦租房市場中有21的租客是學生,前一年這一比例為17,預計未來這一比例還將持續升高。
此外,為了改善生活條件,選擇從社會租房轉向私人租房的家庭租戶數量增加。倫敦有52%的家庭擁有自住房,48的家庭選擇租房,包括市場上的私人租房與社會租房。但是在有孩子的家庭中,在擁有自住房比例不變的情況下,私人租房的比例大幅上升
所以倫敦市場按照郭濤的分析來看確實是個非常不錯的投資城市,而且倫敦歷來都是國際大都市,吸引著全世界很多國家的人來投資。
所以,郭濤覺得,自己這一次來倫敦做房地產的選擇是沒有錯的,至於突破口,目前還沒有找到。
所以,郭濤讓新組建的地產公司開始在倫敦市場上先嚐試拿地開發,步驟和在華夏一樣。而自己則利用這段時間,好好在歐洲旅遊一圈。
記得前世自己一直夢想來一次歐洲之行,可惜自己是個小屌絲,始終未能來一次。誰會想到,造化弄人,重生之後竟然會這樣快達到歐洲。
可是這一次,自己一個人來的,人生地不熟的。而且一個人逛街真的好無聊。
郭濤想著事情,不禁有些憂愁,剛好被坐在對面的顧雲看到了。
顧雲奇怪的看著郭濤,問道;‘你怎麼啦?買不到倫敦的地皮就愁眉苦臉了嗎?’
郭濤知道,顧雲不知道自己的心中想法。其實對於倫敦一個城市的賺錢不賺錢,郭濤看的真的很淡。誰讓自己目前已經成為億萬富翁了呢。
可是,目前讓自己這個億萬富翁為難的卻是沒有一起來的玩伴。至於顧得那些保鏢,呵呵,算了吧,自己真的受不了讓這些不懂華夏語言的壯漢陪著。
:()狂飆,我賣房子賺了幾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