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上大學去了,郭濤也回到了公司,其實郭濤的大學畢業典禮也不遠了,只不過郭濤有點不好意思。因為自己真的沒有時間去學校,這幾年連同學都認不清楚。
從家裡回來,郭濤去拜訪了一下大學的校長和班主任。
出於禮貌,郭濤帶了很多的禮品。
校長對於這位同學可是印象深刻,因為畢竟這是這所大學建校以來捐款最多的一位校友,雖然這位校友還沒有畢業,而且學習並不怎麼認真。
但是好在郭濤依據前世的記憶,外加考試前的突擊複習,每次考試倒是能夠順利過關。所以校長認為,這人不是天才才怪,畢竟一天課也沒有上,而且不用抄,居然把卷子都能答夠80分以上。
別小看80分,大學裡成績上80分的人可不多,基本上都是60分萬歲。
校長語重心長的和郭濤談了一會話,無非就是有時間多來母校看一看。而班主任則簡單多了,批評了郭濤好一會,要求畢業前的團圓飯必須參加,畢業照必須參加,而且要穿班服。至於其他的倒是沒有說什麼。
而這幾天,華夏的電動汽車市場也開始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行動。
郭濤的神龍新能源汽車大火。
隨之而來的是各大汽車廠商對於新能源技術的理解。郭濤保守的估計,自己至少有1000輛汽車是被各大汽車廠商給買回去拆解分析研究用了。
因為這才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市場上各地汽車廠商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車。
公交車市場,金龍、比亞迪、宇通、金盃等傳統汽車廠家均推出了新能源公交車,由於公交系統郭濤的新能源汽車其實是打造了一個概念,但是技術都是現成的,採用的是現在很普及的鉛酸蓄電池,只不過是加大了蓄電池的組數和數量,就好比普通汽車僅僅裝一組蓄電池,而郭濤卻給裝了300組,直接佔用了原來公交大巴車下行李箱的位置
300組蓄電池雖然數量很多,可是由於公交車體積大,而且下部的行李箱幾乎不用,所以看起來不明顯。300組蓄電池的強大電力,當然可以讓公交車不用加油,跑個500公里不成問題。
當然,郭濤的新能源公交的缺點也很明顯,一是充電慢,需要6個小時以上,二是重量很大,不適合跑山區。僅僅適合市區跑。
當然,作為公家車,這些缺點都有效的避免了。公交車一般都是白天跑路晚上閒置,所以有大把的充電時間。而是一般都在市區,農村跑的都是城際快車,目前還是燃油車的市場
這種公交車其實是沒有多少技術含量的,相信華夏國內那些金龍、比亞迪、宇通、金盃等傳統汽車廠家拆解開一看就明白了,估計仿製的車輛很快就會問世。
計程車其實和公家車一樣,只不過把電池換成了手機的鋰電池,和公交車一樣,將一組疊加到n多組。只不過手機電池充電速度快,方便了計程車司機充電。
同樣的道理,計程車佔用了後備箱,因為後備箱全部拉的是鋰電池。
手機鋰電池的技術目前也是成熟技術,特別是電腦的電池。郭濤的計程車就是在電腦電池的基礎上組建的。
所以,郭濤知道,不出一個月。公交車和計程車的新能源汽車銷售就會出現幾十個品牌。但是郭濤卻沒有一點點辦法。因為這些成熟的技術都不是郭濤的專利,郭濤可以生產,其他人也可以。
果然,不到1個月,市場上就扎堆出現了幾十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大家都在瘋狂的打廣告做營銷。
一方面搶購原材料,導致上游原材料紛紛漲價;一方面,為了擴大銷路,各家都在降價促銷。
這個時候神龍汽車的高層和自己新世界集團的高層們紛紛打電話問郭濤該怎麼辦?甚至甘州省的省長蘇大康都打電話給郭濤,問有影響嗎?
當然沒有影響,收入比以前還高了。因為郭濤很早就開始展業佈局,收購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的上游原材料企業,包括鋰礦、鉛酸電池原料企業。目前這些材料大漲,郭濤的利潤自然也翻倍了。
至於新能源汽車,目前在這種內卷的情況下,很多車幾乎都是早虧本的往出賣,為的就是搶佔市場份額。
所以郭濤甚至允許神龍汽車的下屬工廠給其他企業委託代生產電動汽車,給他們貼牌生產。每生產一輛收取加工費1萬。
結果這些企業的車倒是沒有賣出去多少,郭濤的工廠賺代生產費用卻賺了不少。
廠子沒有停,集團又在賺錢可以說郭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