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8部分

“那我讓第77集團軍馬上停止前進,準備返回佐治亞州。”特里利瑟爾打算配合大將的計劃,把三路大軍調回來,從東面夾擊南下的美軍。

“不不,你讓北中兩路連夜過河。”維拉迪米爾否定了手下的想法,“天明之後不要按照計劃直接攻擊格林維爾,而是轉向東南與南路軍一起攻擊安德森,爭取明天一天打下來。這樣我們77集團軍就匯合在一起,再尋找機會殲滅所謂的‘南卡羅來納集團軍’,即使不能有效殲滅對方,也能給第20集團軍的行動作有利的側翼掩護。”

“明白了,司令員同志。我這就去轉達命令。”維拉迪米爾的眼光與應變的確讓特里利瑟爾深感佩服。

聽得出手下對自己由衷的敬佩,維拉迪米爾也滿意地掛上電話,然後找來了北美戰區參謀長涅欽科,開始下達新的命令:“把波羅的海方面軍從蒙哥馬利(Montgomery;Alabama)調到伯明翰(Birmingham;Alabama),明天中午之前一定要集結完畢。”

“不按計劃把他們調到亞特蘭大的蓋恩斯維爾(Gainesville;Georgia),跟在77集團軍後面?”涅欽科上將問道,“那樣一來可以有效支援77集團軍,二來還可以從東面阻斷南下敵人向東南機動的退路。”

“莫洛斯·索洛夫維奇,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維拉迪米爾搖搖頭說,“那裡山地太多,不適合機械化大兵團快速突擊。我的目的是想讓波羅的海方面軍在適當時機突擊查塔努加,分割幷包圍敵人的南下部隊。”

“我明白了,維克多·弗拉基米洛維奇。”涅欽科說著在記事本上速記命令。

“還有,通知其他所有方面軍,明天務必做好所有進攻準備。告訴他們戰役程序提前了。”

“好的。”涅欽科領命前去釋出命令。

維拉迪米爾轉過身,注視著懸掛在司令部牆上巨幅的地圖。那畫滿了大大小小的紅藍箭頭與各種線段的地圖,就如同壯闊美麗的北美大陸,呈現在他的眼前,呼喚著他的雄心與豪氣。

整個歷史上,征戰北美大陸的指揮官,從沒有一位能像維拉迪米爾這樣指揮著如此規模龐大,如此實力強悍,如此名將眾多的軍隊;也沒有一支軍隊能像他旗下的紅軍八個方面軍,縱貫整個美國南方,沿著長達近五千公里的戰線展開。自1814年英美戰爭以來,維拉迪米爾和他的近五百萬將兵是罕有的讓美國焦頭爛額的軍隊之一,也是唯一一支成攻佔據美國半壁山河的軍隊。如今,他指揮著強大的軍隊正發起新一輪的攻勢,準備圍殲對手殘餘的力量,向著最終的勝利前進。因此,可以豪不誇張地稱維拉迪米爾為“美國之王。”

按照維拉迪米爾的部署,蘇軍迅速展開行動。77集團軍的北路軍和中路軍連夜從架起的浮橋渡過薩凡納河上游的哈特韋爾湖。涅欽科調動了亞拉巴馬州南部所有交通力量,將集結在蒙哥馬利周圍的波羅的海方面軍的五個師調往伯明翰。

美軍方面,蘇聯紅軍正按照布魯克斯將軍的推測行動,唯一的意外就是從亞拉巴巴州南部調來的大批部隊正向伯明翰集結。儘管蘇軍這個行動讓布魯克斯感到憂慮,擔心自己一旦向南出擊後這些部隊可以從西南方攻擊查塔努加,威脅南進美軍的側翼,但是將軍還是下達瞭如期發起反擊的命令,畢竟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第四十八節 磨溪山谷阻擊戰

亞特蘭大時間,十月二十三日,交戰雙方終於迎來了戰鬥的**。

六時正,美國陸軍第3集團軍從查塔努加向南發起了強大的突擊。第4和第7兩個裝甲師齊頭並進,分別沿著75號州際公路和查塔努加公路(ChattanoogaRd)向南攻擊。

兩個師順利地挺進,準備在著名的磨溪山谷(MillCreekValley)匯合後向東南攻擊達爾頓(Dalton;Georgia)。然而前鋒的偵察兵卻報告山谷已經被蘇聯人布上重兵。

防守此地的是蘇聯紅軍第20集團軍第213步兵師。這支在“藍光”和“老虎鉗”作戰中表現平平的部隊如今卻要面臨著美軍強大的前鋒。該師的駐防地段為達爾頓到卡爾霍恩(Carlhoun;Georgia)一帶。按照特里利瑟爾的指示,師長亞歷克…安德烈耶維奇…潘菲洛夫大校將三個步兵團主要配置在卡爾霍恩、菲爾普斯(Phelps;Georgia)和達爾頓。而達爾頓的第426團則將幾乎全部的兵力集中在西北的磨溪山谷。

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