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4部分

我們可以給中國人開出什麼樣的條件呢?坎貝爾先生,我覺得現在如果僅僅是外交上的恢復,這個籌碼已經無法打動中國了。還有,德國這次給了中國很多幫助,從技術到物資,特別是技術,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賴德國。如果想讓他們和德國遠一點,我們必須改變對中國的政策才有可能。”

班納曼伯爵點頭:“我已經想過了,給他們什麼樣的條件讓他們離開德國現在還無法確定,但是我想我們必須嘗試去和他們溝通。這不光是為了讓俄國人騰出手腳,也是為了日本!薩道義先生,我們一開始想的是利用日本來控制亞洲,現在看來我們錯了。”

薩道義先生知道,英國國內現在對日本有些憤怒。這一次小日本一點面子都沒給大英帝國留下,這讓很多英國人認清了大和民族的本性。現在的大英帝國還沒沒落呢,只是有了一些麻煩而已。若是大英帝國真的混到荷蘭那個樣子了,日本人還會喊他們大哥麼?

雖然說國家之間所有的聯盟都是利益,可是像日本這樣的未免有些太過了吧?英國人意識到,英日同盟製造出來的,可能不是維繫他們在亞洲利益的夥伴。

班納曼伯爵這句話說的已經很明白了,英國政府雖然沒有放棄英日同盟的打算,但是在俄國人已經不堪大用的情況下,利用中國來牽制一下日本,也是很有必要的。

薩道義先生將再一次踏上了前往中國的客輪,他想的很清楚,中國的事情想辦好,應該從袁世凱的身上開啟缺口。楊打鬼那個傢伙不行,薩道義先生不想和他有過多的接觸,因為在薩道義看來和那樣一個不文明的人談話時浪費時間。

出發前他給袁世凱發了一份電報,說自己現在在英國也沒有什麼事物,想想在中國幾年時間除了北京其他地方也沒有去過,一些名勝古蹟也沒有去瀏覽,當真遺憾的很。

薩道義說如果現在可以的話,他希望以一個旅遊者的身份重新回到中國。

袁世凱接到這份電報之後馬上嗅出了一絲味道來,老袁立刻回電,對薩道義發出盛情的邀請,並且說如果薩道義先生重新回到中國,也不安排什麼旅館了,就住在自己家裡面,他會為薩道義安排一切行程,同時如果有時間,自己很想和薩道義一起共遊名川大河。

電報的來去就像是兩個很久不見的老朋友之間的邀請一樣,可是不管是老袁還是薩道義,都明確的知道對方想表達的資訊。這個資訊是善意的,英國人傳達了想改善關係的願望,中國人發出了明確的回應,雙方都知道,當薩道義先生再次踏上中國的土地的時候,將中英外交上的冰局帶來融化的機會。

北京。

武川光復給中國帶來的喜悅還沒有消散,中國方面就傳出來另一個讓人振奮的訊息,那就是共和元年的大典將在一九零八年一月一日如期舉行。

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一樁大事。(未完待續。。)

第七十章 尊孔

因為戰爭的原因,共和國的成立的顯得有些倉促。不管是袁世凱就任大總統,還是陳天華組成總理內閣,甚至後來政府體系的運作和完善,都是在俄國人的炮火下完成的。

因為戰爭,所以一切從簡。

簡單到不要說那些百姓,就是老袁這個大總統自己都覺得有些遺憾。想當初他就任大總統的時候,只有北洋一幫人在場,那些外國公使也只有德國和奧匈帝國出席了,場面寒酸冷清,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還認為是一出鬧劇。

現在一切都好了,這一齣戲被中國人唱的有聲有色,不光讓袁世凱在國內贏得了很高的聲望,也讓新中國在國際社會上贏得了尊重。

這次大典不光德國的皇子將代表威廉二世出席,奧匈帝國皇帝也派專員來了。美國人,日本人,義大利人,荷蘭人,許多國家大使都將出席,甚至已經和**外交關係的英國人也讓在北京的朱爾典先生以一種賓客的身份參加。

袁世凱總想著彌補一下自己心中的遺憾,這元年的慶典其實就是一次共和國成立大典的補辦。老袁已經說了,一定要辦的熱鬧,辦的體面。

“小林,你就不能等幾天再走麼?戰機一錯即失的道理我知道,可是你可以讓芝泉他們先應付著,大典過後你再去前線不行麼?要不,到時候你抽時間回來一下?”

袁世凱一邊對著鏡子試著專門的服裝設計師為他設計的漢服,一邊和楊小林說道。

他這話倒是真心的挽留。袁世凱一開始是怕楊小林搶他的位置。可是楊司令進了北京之後一門心思撲在戰場上面,老袁感覺自己的屁股越來越穩了,這大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