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奇蹟發生,另一方面也發電報給基零斯基將軍,讓他務必堅持下去。
尼古拉二世給了基零斯基又一個希望,在中俄的邊境地帶俄國人再一次集中了二十萬部隊,由沙皇的叔叔尼古拉耶夫將軍率領,正在往戰場趕來。沙皇說只要堅持一個月,一個月之後援軍肯定會到。
美國和日本對中國人最終還是選擇了用全殲俄國部隊來作為結束這場戰爭的方式表示了遺憾,而英國和法國則對中國提出了嚴正的警告,英法提醒中國,他們和俄國是軍事上的盟友,如果中國人執意這麼做的話,他們保留介入戰爭的權利。
讓楊司令感覺很爽的是這一次支援中國的國家還挺多。而且這些國家不光是嘴皮上支援,德國和奧匈帝國顯然很想看到中國人把幾十萬俄國部隊全部幹掉,所以他們在邊境地區開始調動兵力,他們在履行了和自己的約定,幫助中國牽制一部分俄**事力量。
德奧的支援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土耳其人也在這個時候向俄國人發起了進攻就當真有點讓楊司令意外了。土耳其也被俄國人欺負的很慘,大片國土都被老毛子給佔領了,現在一看中國人在東邊打的熱火朝天,德奧在西邊蠢蠢欲動,他們當然想收復國土。
土耳其人的支援楊小林還只是意外,現在他們和德國關係很好,後來也加入了同盟國。
可是連和英法走的非常近的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那些巴爾幹國家在這一件事情居然也出奇的統一,紛紛發表宣告支援中國對俄國的戰爭!如果不是英法壓著他們,他們甚至有組成聯軍也來插一槓子的想法!
這就真的讓楊司令吃驚了。
楊小林真的沒去做他們什麼工作,要怪只能怪俄國人德行不好,人緣實在太差了,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只要和他做鄰居的沒有哪個國家沒和他幹過仗的。
說實話,看到這麼多國家發表通電支援自己幹老毛子,楊小林真的有種很不適應的感覺,他的心裡清楚,當這麼多國家對自己表示支援之後,英法就算不滿,他們介入戰爭的可能也只能保留著。
以前他打仗從來沒有這麼多國家支援過。不說什麼了,就為了這麼多人想看自己把俄國人給幹了,自己也要把仗打的漂亮一點。
中國最高作戰指揮部對這場戰鬥做了系統的分析,雖然俄國人現在陷入絕境,可那五十萬大軍是無法抹殺的存在。而且尼古拉耶夫的援軍也確實已經到了邊境,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前幾天中國部隊圍攻施特塞爾的十萬軍隊還用了五天,楊小林他們初步得到的推論是,對基零斯基五十萬大軍的攻擊可能需要八到十天才能開啟局面,想全殲這股俄國部隊。得用一個半月到兩個月的時間,中國部隊必須做好承受傷亡的準備。
這個時間明顯有點長,所以楊小林下了命令,攻勢一定要比打施特塞爾更猛才可以,爭取在一個月之內結束戰鬥,那樣尼古拉耶夫的大軍估計只能走到半路掉頭回去了。
楊小林親自指揮這場戰鬥,同時任命吳佩孚接替了二桿子以前的位置,當上了中國裝甲第一師的師長,由吳佩孚指揮全軍所有的坦克和裝甲車,在炮兵和步兵的配合下對俄國人的陣地進行穿插。
由軍長變成了師長。這個命令沒有讓吳佩孚有絲毫的不快。因為他很清楚,裝甲部隊是楊小林精心打造的,讓自己當師長就意味著自己進入了義勇軍的圈子,而且是核心圈子。
以後他吳佩孚就是義勇軍的人了。這是自己靠近楊司令之後打的第一仗。吳佩孚告訴自己一定要打好!完成楊司令的戰略部署那不叫本事。必須給楊司令驚喜才可以。
對面俄國人的陣地依河而建。河面有三丈寬,水深兩米多,上面的橋已經被老毛子給炸掉了。只剩下兩根纜繩,是老毛子專門給每天送饅頭的中國士兵留下的。步兵透過那裡都需要慢慢走,坦克就更別說了,那纜繩老毛子說話間就能砍斷。
對面的俄國守軍有一個團的兵力,隸屬高加索集團軍。從過來投降的俄國士兵口中吳佩孚知道,那個團長現在已經對戰爭絕望了,根本不對防守做任何的戰術佈置。
對面的俄國士兵是在一個叫托洛茨基的俄國上尉的指揮下佈置防禦陣地和工事的。聽說那傢伙在士兵當中挺有人緣,很多人都聽他的。
望遠鏡裡面看過去,老毛子的防守目的明顯就是針對自己架橋的,想來那個托洛茨基也知道,中國人一旦衝過去他就完了,所以唯一的希望就在於阻止中國部隊過河。
吳佩孚的嘴角笑了,旁邊曾曉亮說道:“師長,河的面積和水流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