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天才總是有些癲狂的,100個瘋子裡有99個天才。 徐凱很小就在數學和邏輯思維能力方面顯出逸群之才,就算稱不上天才,也是天資聰穎,如果完全釋放天性,說不定會有更大的成就,也很可能成為真正的瘋子。 大概是從小無父無母的小孩兒大多敏感吧,他的陽光快樂不全是偽裝,但儘可能讓身邊人順心似乎早已成為他的一種習慣,全因身世遭遇變故,這份陽光和煦才被老天補刻進他的DNA裡,不然按遺傳學來講,他性子很難落得如此平易近人。 他自幼就很乖,很會為身邊人輸送溫暖,總能及時察覺對方需要什麼,說的話、做的事也總能恰到好處地輕鬆博對方一笑。 人都說‘反駁型’人格的人不能交,很讓人窒息,徐凱在家人面前應該算是順從型人格,在同齡人堆裡雖然也會釋放個性脾氣,但一貫好說話,非原則性問題向來大差不差,從未體會過父愛母愛,卻長成了個明顯秉持‘擁護型’、‘贊同型’人格的暖男,幾乎沒什麼事會讓他執拗偏執。 這樣的性格十分有助於他留住身邊人、獲取他人信任,也正因為此,他在初創業時才能一搖旗,便順利召集不少業內精英,很多老同學寧可放棄網際網路大廠光環也要來支援他,大家加入他麾下後築夢心都非常齊,統統毫無怨言地輔佐他從零開始打造曜奇。 徐凱五六歲的時候開始沉迷於拼樂高,當時國內門店裡售賣的款式不全,爺爺奶奶就會託人從丹麥帶回來給他拼,好巧不巧,有一套樂高戰艦缺了三顆零件,拼了好些天、都基本成型了才發現,當年國際物流並不發達,這種又不可能再去歐洲找廠家討要,徐凱只讓家裡的工人幫忙找了一會兒,都沒找到,他就換用別的套系列裡、其他顏色的代替,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很快拼好,不吵也不鬧。 當晚,這事兒被他奶奶知道,奶奶提起,說他出生那年,燕城的第一家樂高門店開業,他二叔第一套樂高就是在國內買的,拼插時也碰上過跟他一模一樣的狀況,但僅缺了一顆。 大半夜的,家裡人把房子都快掀了也找不到,奶奶就哄著他二叔說缺零件就先放一放,先睡覺,等天亮了商場開門再說。 可他二叔偏不幹,瞪著眼非要自己一人兒坐院子裡等到天亮不可,把他爺爺氣的差點揍人。 很多年後叔侄倆都長大了,家裡人偶爾聊天把這事兒翻出來當笑話似的作對比,太奶奶就說徐凱從小就乖,他二叔就事兒精似的不好帶,辛苦了家裡的阿姨們。 徐凱聽了也覺得他二叔小時候很可笑,為一小零件真的沒必要。 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碰上許多諸如此類的狀況,不對稱的玩具零件、蹭掉塊皮的簽名籃球、大人們因為工作原因取消的旅行等等……印象中,好多事兒不如意他二叔都會發脾氣,奶奶都會想辦法去哄,可徐凱大多佛系,家裡人給他的好東西夠多了,有就拿著,沒有就先等等,從不給大人添麻煩,包括家裡的工人,大家都對他這麼好,沒必要一味強求較勁。 可這次面對齊妙到底是選他還是選小鳶的問題,徐凱無論如何也過不去,比他那個較勁的二叔還可笑,問題是當年他二叔才四五歲,他這麼大個人,竟要跟一三歲小孩兒爭,小鳶在他打造的意識概念裡還不及他年歲的零頭。 有沒有可能,小鳶就是他心中最完美的他自己,他從知曉自己成為孤兒起就開始努力裝乖,小鳶,會不會就是他最想成為的那種完美小孩。 在所有人面前,他都不再是個小孩,但在妙妙這裡,他仍想做個小孩。 整條衚衕都很安靜,好半晌也無人經過。 院門更安靜,小鳶不可能像齊妙說的那樣從裡面開門出來迎接,因為他現在正在公司實驗室裡被迭代資料最佳化程式。 有那麼一刻,徐凱甚至想讓小鳶徹底休眠,哪怕齊妙會因此恨他一輩子。 人都說最能體現人性無私的一點就是能將養子或繼子視如己出,比如秦乾,當他知道簡一跟秦乾沒有任何血緣關係、還被秦乾和他的家人養育得這麼好時,真的更加欣賞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 但是抱歉,如果他和妙妙真的沒法擁有自己的孩子,他寧可丁克一輩子,他做不到對領養的孩子大愛無私,這大概也是他性格不健全的體現,他須得自己好過,才能考慮給予。 人工智慧究竟能不能取代人類提供永久陪伴,小鳶來了又走,真是道完美的測試題。 這就是他和妙妙之間最大的癥結,他說過他寧可不要孩子也要和妙妙死磕一輩子,可妙妙不信。 而妙妙對小鳶的情感遞進就是最好的反饋,機器人的忠誠,會讓她一輩子安心。 這完全違背了他創造小鳶的初心。 他裝神弄鬼,他無賴放肆,他原本是想以自己的直男思維化解兩人之間橫亙的、原本沉重消極的問題,可問題被埋在地基底下仍然存在,隨著大樓下沉,越埋越深,要更用力才能挖到源頭。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