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專案,非常離奇。
它既不是網際網路類專案,也看不見絲毫有關科技類的玩意,純粹的一個傳統的第三產業。
姜大鄴在當時也看過這個創業專案,並且還批准了。
因為他覺得這個人的思維,實在太毒了,太超前了。
這個產業就是教育產業。
在姜大鄴剛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前,無論是看新聞,還是看小說,經常能從網頁或者app彈出一些小小的影片廣告。
“你只要花99元,就可以享受到京大,清大知名教授一對一的教學輔導。”
……
這個創業者,雖然提出了網路教育的定義,而且也揭示了網路教育的前景,但他的核心思想,還在於現階段的線下連鎖教育。
創業者認為,在如今這個階段,首先要打好基礎,在全國大部分地方建立連鎖型的教育機構。
先把口碑和知名度打上去,等網際網路和計算機在全國普及了,再上線網路教育……
……
後面關於網路教育的描述很少,大部分都在闡述在全國建立連鎖機構的好處。
最關鍵是因為華夏人口實在太多了,教育資源得不到均衡利用。
反正話裡話外,這就是一個非常超前的,非常有價值的產業。
而且這個創業者,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郭林夫婦倆的名字赫然映在眼前。
對於郭林夫婦的毛遂自薦,姜大鄴是沒有意見的。
因為99以上的人,在出來創業之前,都想到了出來要做哪種行業,何種專案。
很顯然,郭林也確實有這樣的想法。
只不過,姜大鄴讓他擔任風險投資的經理與他的初衷有點相違背。
但這傢伙也確實夠“狡猾”,能夠拐彎抹角的曲線救國。
郭林也是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這的確是他夫婦二人最初的夢想。
于敏洪,他們夫婦的一個老朋友,就是幹這個起家的。
好像是叫做“新東方英語教育”來著。
郭林夫婦兩人認為這個傢伙的眼光太狹隘,侷限性太小,很難出成果。
而且現在國內的教育界開始有提高漢語言學的地位,削弱外語的趨勢,搞一個單獨語種的教育,不僅僅受眾小,而且風險更大。
他們現在想創立一個“新四方教育全國連鎖機構”。
不僅各個學科都涉及,而且還涉及到成人職業再教育。
比方說,邀請國內著名的教育學家,或者知名老師在某一地點講課,可以提高當地老師教育水平。
再比方說,姜大鄴旗下的喜馬拉雅珠寶公司有珠寶資格認證業務。
很多與此相關的從業者為了得到這個資格認證,肯定要學習吧!
新四方教育可以攬下喜馬拉雅珠寶公司的這一塊業務,畢竟教育這一方面他們更專業。
他們喜馬拉雅公司只需要考核、頒發證書即可。
像類似的業務還有很多。
再比方說,姜大鄴在半年前提出的漢語言程式設計教學,這也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他們只要把姜大鄴提出目標完成,就算是完成任務。
由教育機構接下這個任務,不僅僅可以得到多餘的勞務費,更是可以源源不斷接收學員,教育學生,推廣這個新興的學科。
這樣做,比姜大鄴直接用錢去砸會有更加好的效果。
郭林的愛人是京大人力資源管理系的一個副教授。
她對人力的管理有自己獨特的理解。
比方說,在郭林的那個外國留學生學院,有很多語言可以利用到,這些學生可都是廉價的勞動力啊。
再比方說,京都大學的考古系和華夏礦質大學的某些教授,可以針對熱愛古玩的有錢人或者那些愛好者進行高價授課。
……
姜大鄴認為郭林夫婦兩人還是比較有本事,有闖進的新一代知識分子。
他願意拿出5000萬人民幣支援他們創業。
但是,郭林表示只有他愛人創業,他只是從中協助,沒有離職的想法。
畢竟,掌管一個1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確實要比5000萬人民幣的企業,臉面要大的多。
要說姜大鄴下面所有人,誰的工作效率最高,可能大家都會選擇陳松。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辦事效率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