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那個特工很快就沒事了。

胡佛在1972年去世,他在任時的每一箇中央情報局局長几乎都和他吵過、鬥過。但是,雖然雙方一直看對方不順眼,兩個機構之間的基本合作還是一直保持著。即使在胡佛最厭惡中央情報局的那段時間,他的手下還是和中央情報局揹著他開展了不少合作。

有一次,在一個至關重要的國家安全案件上,聯邦調查局需要付給一個告密者大筆金額,但是胡佛削減了這一款項。赫爾姆斯知道了這件事情,於是從中央情報局經費中給了聯邦調查局9000美元,雙方合作,獲得了急需的極其重要的情報。

胡佛去世之後,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之間的情況有所改善,但競爭與矛盾在所難免。例如,在誰有資格審理蘇聯克格勃叛逃者的問題上,雙方一直爭論不休,即使有時能經過協調達成妥協,也各自把從叛逃者那裡知道的情況瞞著不告訴對方。

1987年,前聯邦調查局局長威廉姆·H·韋伯斯特被任命為中央情報局局長,他受到非常冷淡的歡迎,甚至是懷疑和敵視。所有人都懷疑總統做出這決定是不是瘋了。不過韋伯斯特的作為逐漸贏得了中央情報局工作人員的認同。由於他的特殊身份,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合作大大加強,關係有了不錯的進展。

作為美國最主要的兩個情報機構,相似的工作性質、看似明確實則緊密相關的任務分工,部門利益的競爭,以及在具體意見上的分歧,都使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天生就是競爭對手,這種矛盾幾乎無法調和。雙方一直保持著這種既合作又提防的關係,明爭暗鬥不見減少。

“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後,反恐形勢的需要要求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更加緊密的通力合作,減少彼此的隔閡和爭鬥,共同解決美國面對的威脅。

於是,由參、眾兩院組成的調查委員會對美國情報系統改革提出了許多建議,以加強情報處理能力。一再強調反恐和美國安全的布什總統簽署指令,對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進行改革。

布什總統簽署這一指令,命令要求中央情報局在秘密部門(負責招收外國間諜和從事海外間諜活動)增加50%的情報分析員和官員。

布什總統強調中央情報局的情報分析應該考慮並提供“不同觀點”給決策者,而不是讓工作人員為了支援總統的政策而編造情報。

指令還要求聯邦調查局充分調撥“資源和使用許可權”組成包括特工、分析員、語言學者和偵察專家在內的“情報隊伍”。布什指出該指令的目的在於“進一步增強聯邦調查局在防止和預先瓦解對美國進行恐怖威脅和襲擊的能力”。

布什還要求部門之間討論國防部是否應該採取秘密的準軍事措施,而以前這是由中央情報局進行的。這一建議也是由“9·11”調查委員會提出的。中央情報局和國務院、國防部以及司法部將向布什總統彙報。

可以預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面對共同的反恐需要,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會在很大程度上攜手對付、完成目標。但也可以肯定的是,長期以來形成的部門之間的權力爭鬥和利益衝突,也不可避免地使這兩大美國最著名的間諜機構產生矛盾和衝突,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一樣,即不能離開對方,也不可能走得太近。

5聯邦調查局特工軼文

聯邦調查局的特工往往給人的印象是古怪刻板、冷酷無情。其實,他們也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也有正常人的思維與想法。於是,便也產生了許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的特工與自己要監視的物件發展私交,甚至有的成了情人;也有些特工管不好自己的線人。

前聯邦調查局特工約翰·肯尼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由於包庇自己的線人,被判10年監禁。

早在1983年,肯尼龍在聯邦調查局訓練錄影中曾警告那些新來的特工不要與匪徒過於接近。“你可以與他們交朋友,你可以喜歡他們,但是你永遠不能忘記你是聯邦特工,是為聯邦調查局工作。”

而肯尼龍自己就是因為和線人關係過於親密,以致喪失了原則。1975年,肯尼龍僱傭了黑幫頭目詹姆士·博格做自己的線人。他們是兒時的朋友。他們之間的僱傭關係持續了20多年,變得極度腐化。肯尼龍保護博格,幫助他免於調查。作為報答,博格向肯尼龍提供自己對頭的情報。肯尼龍成為聯邦調查局的明星,而博格和他的同夥們也逍遙法外,儘管他們販毒、開賭局、謀殺,但肯尼龍總是包庇和縱容他們幹這些壞事。肯尼龍還為博格向聯邦調查局的監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