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連學位都沒有給我,何談前進之路?如果那時,浙大能夠不拘一格,錄用我這樣的偏才,以我這種孜孜以求的精神,愛思考善比較的特長,形成自己觀點的人,弄幾篇論文,混個博士不在話下的。我也一直在思考,我學英語有什麼用,難道英語好,就一好萬好?英語不好,就萬事“OUT”了?

論文已死,學術將亡,而矛頭直指的卻是中國的教育制度。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何不讓金庸好好的回家

作協不算得好池,王幸福(王兆山)、餘含淚(餘秋雨)、郭抄襲(郭敬明)之流都在裡面,個個都背頂龜殼,臉皮厚得要死,伸縮自如,掀風作浪,混得如龜得水,不亦樂乎。所以,很多人對作協採取牴觸心理,也是一種正常的社會心理,不用見怪。

如今爆出新聞,金庸要加入作協。於是,舉國譁然,有人納悶,有人鄙視,有人作壁上觀,總之有貶多褒少,言下之意就是金大俠走火入魔了,不甘寂寞,壽多自辱,就差罵他“老而不死”。

想想金大俠也決非池中之物,打造出中華武俠的傳奇,論其作品的傳播度,從古至今唯有宋詞婉約派帶頭大哥柳永與之相提並論,可謂享譽文壇,名利雙收!現在,金大俠差不多可以壽終正寢了,為什麼要擠進這王八池,去謀一身紫紅袍式的龜殼?於是乎人們便懷揣著各種猜想。

對於金大俠加入作協,我覺得很正常。想當年,前中國文化部長茅盾同志,臨終前曾懇切地向黨提出“如蒙追認為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這將是我一生最大榮耀。”金庸入池和茅盾入黨,是同樣的心理:歸宿感!

其實,金大俠加入作協也沒有什麼,這是他的選擇,他有這個自由。金大俠畢竟是中國人,是浙江人,是海寧人,無論他走到哪裡無法抹去的這鄉土標籤。現在,老人家出外打“文學創作”工,功成名就,又垂垂老矣,少小離家老大回,葉落歸根是中國文化的傳統,所以,金大俠為了“身後名”,選擇進入作家協會這個宗祠,去謀個高聳入雲的牌位,配享牲醴,供後人瞻仰,也無可厚非。

我甚至認為這種“歸位”值得鼓勵。我們總不至於希望讓優秀的人才紛紛逃離祖國,加入新加坡籍啊,法國籍什麼的,人才外流實在太可惜,而人才回流才值得提倡。金大俠畢竟是大俠,捨得下身價,跳進中國作協這個混水王八池中,就是一種表率作用,是一種姿態。他是中華文壇的“帶頭大哥”,*級人物,以後會有更多的港澳臺作家會加入的,充實作協的力量,淨化池中的水環境,這是可喜的現象。說不定,在他的帶領下,法國的中國作家高行健也加入了中國作協。如果是這樣,那該是多好的事情!作協的形象不是大大提升了?至少王幸福、餘含淚、郭抄襲們這些款級跳樑小醜,要降級處理了,輪不到老三老四了!

作協是醜陋的,無可置疑,金大俠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態?是子不嫌母醜,積極投入到母親的懷抱的表現。俠之大義,是為正道,我們何不讓金大俠好好的回家! 。 想看書來

一進一出,兩大王PK,鄭淵潔也來“作”

作協這一次真的很“作”,金庸葉落歸根,入會;鄭淵潔反其道而行之,出會;這一進一出,自然更是引起軒然大波。

看到金大俠入會,鄭淵潔趁機起事,出出心中惡氣,對作協進行猛烈攻擊,惡炒一把;說作協這婆家不夠重視本大王這個媳婦。鄭淵潔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這是大家有所耳聞。早在在2006年,此童話大王在參加湖南衛視《我是冠軍》欄目舉辦的包粽子比賽中受到“洗手門”的“刁難”,他就坐不住了,在參加活動的當晚就在其部落格上發文《嘉興粽子是世界上最難吃的粽子》,後來又陸續發文從口味、環保等方面對嘉興粽子展開全面批評,真的很“童話”了一把,籲請大家為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請抵制粽子,還說“我今生今世不會再吃浙江嘉興的粽子”“粽子大都用蘆葦葉包裹,而蘆葦葉是造紙原料……由於少了這些蘆葦,人們不得不轉向樹木要紙漿,使大量森林被戕害。”不就是一個粽子麼?不就是一個“洗手門”嗎?竟然要如此掀風作浪?可見,鄭淵潔錯把屁股當臉了,大得很!

鄭淵潔心胸狹隘,不僅如此,他很具商業頭腦,是一個非常喜歡炒作的人。近段時間,餘秋雨身陷汶川地震“捐款門”事件後,他望風而動,識時的曬自己的捐款憑證,以示自己是真正的“中華慈善楷模”。此次金庸加入作協,舉國譁然之下,他又望風而動,識時的宣佈退出北京作協。想想,你鄭淵潔對作協不滿吧,你早就可以退出,這什麼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