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飾,寺廟大鐘上的鐘鈕上也可見到他的身影;

老四叫狴犴,掌管刑獄。常被裝飾在死囚牢的門楣上,因其形狀似虎,所以民間又有虎頭牢的說法;

老五就是狻猊了。

老六叫饕餮,性貪吃。夏商時期出土的青銅器上經常可見饕餮紋,為有首無身的猙獰怪獸;

老七叫睚眥,性情兇殘易怒,喜歡爭殺。民間成語〃睚眥必報〃所講即為此物。通常在一些武器的柄上,或是尾端的環上上面可以見其雕像,以加強殺氣;

老八叫淑圖,形似螺蚌,性情溫順,有點自閉症。所以將他安排在門上銜著門環,免得宵小光顧;

最小的叫貔貅,大嘴無肛,只進不出,據說它可以招財。銀行和賭場的門前常常有它的雕像,予意嘴大吃四方,只掙不賠。

狻猊在傳說中與佛關係密切。形如獅,喜煙好坐,佛祖見它有耐心,便收在胯下當了坐騎。所以形象一般出現在香爐上,隨之吞煙吐霧。獅子這種連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軒昂的動物,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由於佛祖釋迦牟尼有〃無畏的獅子〃之喻,人們便順理成章地將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爐上讓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唐朝牛上士在《獅子賦》寫道:

窮汗漫之大荒,當崑崙之南軸。

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

陸容《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花蕊夫人《宮詞》:“夜色樓臺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稜。”觚稜,堂殿上最高轉角處。《穆天子傳》:“狻猊野馬,走五百里。”《注》:“狻猊,師子,亦食虎豹。”

雖然在傳說中對龍所生九子的名稱說法各異,但是卻在每種說法中都有狻猊。

我特地去買了一根粗粗的黃金鍊子把狻猊套上。這時候我卻發現那個醜陋的東西居然把那黃金鍊子襯托得不怎麼顯眼了。那東西在那鏈子的襯托下居然好象發出瑩瑩的光彩,她佩帶上那東西后似乎變得更加美麗,臉色居然也沒有那麼蒼白了。

鳳凰古鎮的經歷讓我證實了以前靈魂出殼的真實,但是卻增加了我對很多問題的迷惑。

為什麼張大富在夢中和我喝酒的時候說的那些話他卻不記得了?雖然不排除他對我有所隱瞞,但是他為什麼要說張大富,也就是他自己已經死了?

因為我遇到的事情太離奇和恐懼,以致我沒有隨後到張家村去了解具體的情況。雖然後來我從張蘇那裡知道了張家村裡的人都好好的並沒有出什麼問題,但是我卻覺得很迷惑。

那個女老闆和夥計為什麼說是我害死了他們老闆而劉蘇華卻好好地活著?

還有就是我在萬名塔碰到的那個和尚所說的那些奇怪的話……

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充滿了疑問和困惑。

我心裡知道自己以後的道路充滿著艱險和複雜,所以我決定對那些暫時不清楚的問題乾脆把它們放在一旁。

我決定先從事情的源頭找起。去找最初告訴我關於幻人,也就是活死人的那幾個“陌生人”,還有就是那位在我小時候曾經給我算過命的夢緣先生。

童年,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難以忘記的,不管他的童年是幸福還是悲慘。

我想到了哥哥,想到了我小時候的那場病痛和死亡。

回老家!我心裡忽然一陣激動。

當我遠遠看見我曾經就讀過的小學校的時候,彷彿又回到了十多年前。

第二十一章 在自己的墳前默哀

開著車行駛在小鎮上心中難免感嘆而又有些自豪。我想任何人都對“衣錦還鄉”這個成語充滿了期待和幻想的。然而我問了鎮上的很多人,我腦海中拼命才想起的那幾個小學同學他們卻都不認識。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上說只要人類滅亡一萬年後,在地球上將再也看不到文明的蹤影。而我才離開這個地方十多年,我那些童年時候的夥伴卻都已經不知道了去向。

我把車停下後帶著張蘇慢慢地走在鎮上的街道上。童年時候的我覺得這條街是多麼的寬敞啊。我在讀小學前跟找奶奶住在農村,那時候心裡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隨時到鎮上這個大地方來玩。後來上小學後經常和同學一起在鎮上玩耍。

在來這裡之前我心中的這個地方仍然還是那麼的寬敞,鎮裡的那坡石梯是那麼的陡峭。然而現在在我眼前的鎮子是那麼的破舊,街道是如此的狹窄,那坡以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