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之間的平衡與掣肘,省委省府的一把手是綱,而真正完成這些東西的並不是一把手,更多時候,兩邊一把手是在後面,站在臺前那就必須要找平衡點,在禮讓,因為他們是一把手,姿態必須要比別人高,要讓人看到大局感,而真正的謀略和實施卻要靠兩邊秘書長完成。
如果說兩邊一把手在唱紅臉,白臉角色無疑就會落在兩邊秘書長身上。書明書記這段時間的被動,主要不是輸在書明書記自身,而是輸在秘書長這裡。省委現任秘書長根本不是楊啟成的對手,他既破不了局也造不了局,讓楊啟成遊刃有餘地走在權力的刀鋒上。看得蘭超華心急,也出冷汗。書記輸一陣那還不要緊,畢竟那只是一時得失,而在秘書長上輸了卻是滿盤皆輸,這道理沒幾個人能明白,而他是非常清楚的,秘書長就是一根紐帶,對內要整合系統內部的力量,對外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擰成一股繩,也就是儘可能多的交朋友,儘可能少的樹敵,這樣把朋友變得越來越多,敵人也就越來越少,這樣應對對手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對徐源作出這一調整時,蘭超華心裡是打了很多問號的,懷疑、不放心以及能力方面的擔憂,總之,徐源是難住他了。
不過最後還是狠心一咬牙,賭博一樣將徐源的名字放到了副秘書長後面。
他之所以在這個人選上用一種破釜沉舟的放手一搏,一來確實是祁玉民實在是有些過了,必須要讓祁玉民清楚現實,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徐源就一點退路都沒了,這就是官場大智慧,是站在極高的層面上看問題。有些左右搖擺飄忽不定的人,你要用額外的力拉他,你這邊一用力,別人自然就有了反力,祁玉民也就用了反力。
祁玉民也不想如此,但祁玉民沒有別的辦法,祁玉民是面臨無法破局的兩難,是被逼上梁山,因為就一個位置,他已經先許了別人,如果不反對徐源上位,那麼他最後是兩個人都徹徹底底的失去,而有了祁玉民這樣的反力,祁玉民和徐源之間的猜忌就已經形成,也就沒有了信任的基礎,失去了這個基礎,雙方的心態都會發生非常微妙的變化,就算祁玉民有一萬張嘴,就算祁玉民妙舌能生花,兩人之間也會是越來越漸行漸遠。
這是他放手一搏的原因之一,而另外一層因素是,徐源和楊啟成資歷差不多,年齡也相仿,唯一不同的是楊啟成的機遇要比徐源好一點,步子比徐源走得要順一點。
對於楊啟成,徐源未見得心裡就服氣,不服氣好,不服氣就有競爭,就有博弈。將兩個能博弈的人放在同一平臺上,戲才熱鬧,不像現在的秘書長,此人有種日落西山坐等收工的沒落氣息,已經沒有前進的動力,只想安安穩穩打發餘生,這很可怕。將徐源強拉一把,放在楊啟成對面,楊啟成的危機立馬就有。人有了危機,表現就會大不一樣,這就像籃球場上一樣,有的球員在平常訓練的時候投籃是一投一個準,而真正一比賽,激烈的對抗一開始,表現就會判若兩人,在壓力之下指不定就會犯低階錯誤。
徐源這邊壓力倒是輕一些,畢竟是副秘書長嘛!
而從另一方面,徐源就是秘書長的備胎,這一點徐源不會不明白,大好前程擺在他面前時,難道他還不會全力以赴去爭?而這樣的刺激對於現任秘書長來講,想必他也是應該能感受得到的,若是再做撞鐘和尚,那他距離真正去喝茶也真的不遠了。
對某些人,需要給一顆大棗他才會跑得歡,而對於有些人,那得給他幾鞭子鞭策著他才會往前跑。
用徐源可以達到這幾重效果,所以蘭超華認為冒這樣的險是完全值得的,至於冒險能不能成功,就看下一步徐源的表現了。
周書明和陸政東之間,誰想別想把誰徹底的摁住,兩者之間說穿了就是制約和反制約,制約對方就是相互鉗制,蘭超華用徐源就是要達到那樣的效果!
徐源一見到蘭超華就開始給普天成檢討,檢討得很深入,順帶著,還將許多不該說的秘密說了出來。其中就涉及祁玉民,涉及楊啟成。當然,徐源並沒把責任推到祁玉民和楊啟成上,遷怒於人委過於人只能更會被別人看輕,這一點他還是很有水平的,不該犯的錯誤絕不能犯。
蘭超華只是面無表情地坐著,既不打斷徐源的談話也沒有其他任何的表情,這樣喜怒不形於色的冷漠比疾言厲色更具威懾力。
徐源終於把一路想好的話如同竹筒倒豆子一般全都倒了出來,憋在肚子裡的東西都倒了出來,不管蘭超華的表情如何,徐源頓覺整個身心都輕鬆無比,然後滿是怔怔的望著蘭超華,等他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