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天,曾祖要去河對面辦事,來到河邊時發現洪水很大,當時仍然下著大雨,曾祖只好來到河邊一座小廟避雨。正好廟裡有一位白髮老人,倆人談論的非常投機,然後曾祖在白髮老人的指點下,順利渡過河水。當他回頭向白髮老人致謝時,發現河對面的小廟沒有了……他以為是自己眼花了,仔細再看,確實沒有。這時他才知道,原來是一位神仙在指點著他。於是,他老人家朝河對面跪下……

——摘文代題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同族曾祖張向榮

同族曾祖張向榮

由讀書求學,我很容易想起一位同族伯父。他老人家名諱張寶林,年長父親三歲,一九三八年農曆十月十九出生,陽曆是那年的十二月十日。一九五二年在忻縣二完小讀書,一九五七年初中畢業。

在我記憶中,他老人家一直在外求學工作。我從十一歲開始,也是在外求學工作,有時他老人家回村了,正好我沒回去,有時我回去了,他老人家又不在,始終碰不上個面。雖說我們父子相差二十四歲,但同樣的愛好和興趣,使我們之間並沒有多大的代溝。難得一見,或互不相見,並不影響我們父子之間深厚的感情。我對他老人家印象深的一次談話,那是我在呂梁行署科委工作期間。

那時他老人家在嵐縣林業局工作,因為工作關係,他老人家經常到地區科委。記得有一次,他老人家正在科委農業科,而我又恰巧去農業科有事。見面不認識,那是情有可原的,只是聽見他老人家說話的聲音像忻州口音,後來經同事介紹,才知道他就是我敬重的同族伯父張寶林。他鄉遇老鄉,我自然是一陣欣喜。互相寒暄之後,話題多是家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