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雲龍拿起了西餐叉,捲起了一縷義大利麵,而叉尖的一面還戳起了一塊肉,而劉昴星也用筷子,夾起了白玉饅頭送入口中……
就在劉昴星咬下的瞬間,一股熱流激射到了劉昴星口中,頓時令劉昴星產生了自己口腔被湯汁充滿了的錯覺!
緊接著無論是勁道的“白玉面皮”還是內中清香的餡料,都劉昴星流連……
沒錯,正是“清香”!
劉昴星頓時便感覺出來,這白玉灌湯包是純素餡,一股股蘆筍、鮑菇的清香,還有豆子與豆製品的醇香,向劉昴星的味覺發起了衝鋒。
灌湯包?
劉昴星不由得愣了一下,之前因為對手是解大師,劉昴星半分也不敢放鬆,所以也沒怎麼關注解大師的料理過程,而是一直在忙活自己的“多重奏素肉意麵”……
的確如果用死麵來做包子的話,也就只有“灌湯包”比較合適一些。
通常包子皮用的都是發酵過的“發麵”,包子皮在蒸熟後通常也很鬆軟。
不過“灌湯包”顯然是例外,如果使用發麵的皮,結果就是凝固的湯汁在加熱融化後會被包子皮吸收,不但“湯”沒有,包子皮也變得潮溼、而且毫無口感可言……
所以“灌湯包”通常使用死麵,或者死麵與燙麵、發麵混合做皮。
相比於純粹的死麵,將死麵與發麵、燙麵混合兩摻面更常見一些。
不過像是開封灌湯包,就是使用純死麵,因為死麵的勁道,可以令皮更薄,而且不用擔心包子皮會因為湯汁而破掉。
最令劉昴星疑惑的,是解雲龍的灌湯包的“湯”!
一般的灌湯包,是將湯汁放置凝固成的“凍”狀,或者將專門製作的皮凍,切成小塊後在每個包子中放上一小塊,之後湯凍在高溫下融化,灌湯包裡面就會充滿液態的湯汁。
但是解大師的“白玉灌湯包”,劉昴星嘗過之後,馬上便知道,裡面的湯汁絕對不會是肉凍或者湯汁凝固的產物……
那種清香的滋味,分明就是純素的湯汁!
而且按照題目的規定,使用“肉”類顯然也是不被允許的。
純素的湯汁,無論放的再久,也不可能凝固,除非是靠冰點下的低溫凍上……
但是使用凍結的方式,又會令湯汁因為凝固點不同而分層,味道不會如此的渾然一體。
通常正宗的灌湯包,一般是羊肉或者牛肉餡,後來也有豬肉餡、三鮮餡的灌湯包誕生。
罕見的也有素餡灌湯包,但通常都是名不副實!
不是在素餡料中,加了動物性材料製成的凝固燙頭,就是根本沒有“灌湯”的效果,僅僅只是餡料的溼度比較大,水分比較足的普通素包子而已。
但是解雲龍的“白玉灌湯包”,顯然並不是這種情況……
因為他知道,對於“慰靈”廚心來說,用了“假肉”還不如“不用肉”!
以劉昴星的味覺以及對食材的敏感,馬上便反應了過來,暗道:原來如此!是石花菜!
石花菜是一種生長於珊瑚礁的藻類,不但用來製成醬菜、冷盤清新爽口,而且富含膠體,是用來製作“涼粉”的原料之一。
同時石花菜中的膠體物質,在沸煮之後可以溶解,之後將這種液體加入湯汁中,就可以形成素湯的膠體塊了!
而且作為白玉灌湯包的餡料的蘆筍、菌類,並不是完全成“餡”,而是切小的“丁”的狀態,這也與普通灌湯包的餡講究細膩、有韌性不同……
傳統灌湯包中,極品牛肉餡的標誌,就是將剁的無比細膩的牛肉餡捏下一塊,可以像麵糰一樣在手中拉長而不斷。
但是解大師的“白玉灌湯包”的餡料,卻能令人產生自己不是在吃灌湯包,而是在喝一碗暖暖的蘆筍鮑菇湯!
清香的蘆筍、鬆軟的鮑菇,伴隨著鮮美的湯汁一起在口中一同咀嚼,一陣陣素食獨有的味覺享受充斥在劉昴星腦海。
原來如此!素肉……因為“素肉”比真正純素食材,更加對“慰靈”不利,所以才用“素肉凍”來對照題目中的“素肉”,之後在成品中,“素肉凍”已經成了湯汁……
劉昴星明白了的解大師的想法。
同時也猜到了,大概“素肉”對解雲龍的影響,應該比自己想象中更大吧?
不過現在對方的確使用了“素肉凍”扣題,雖然最終的成品中,已經沒有什麼素肉
夠發揮出部分的“慰靈”廚心的效果。凍,但是從“黑暗料理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