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2章 人與自然

雖然一直以來都有“看風光去北疆,賞人文去南疆”的說法,但喀什自然風光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視的。

比如說,喀什的城市裡,抬頭看天,除了無盡的蔚藍色之外,還能看到天上的飛鳥。

如果運氣好的話,甚至能看到一些猛禽,比如紅隼和西紅腳隼,偶爾還能看到燕隼和遊隼。

如果來到市郊,或許還能看到真正的大型猛禽。人們常聽說的“熬鷹”,就是出自喀什地區旁邊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柯爾克孜族習俗。

那裡的人們馴服兇猛的雄鷹為自己捕獵,一隻好的獵鷹可以養活一家人。柯爾克孜族人世代與鷹為伴,放牧為生。在漫長的歲月裡,勇敢智慧的柯爾克孜族人民,透過馴服雄鷹來幫自己捕獵。

這項技藝已經成為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網路上,甚至被傳成了“柯爾克孜族人抓國家保護動物完全不會出任何問題”。

當然,這只是誇大其詞的玩笑話。

因為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柯爾克孜族人在人工馴養一隻鷹五到六年之後,便會將鷹放歸自然。這不是最近才有的“環保意識”,而是柯爾克孜族人多年以來“人與自然共生”的共識。

而喀什,正好也在蒼鷹的活動範圍內。

離開城市往西走,在國道上留意天空,如果你和蒼鷹心有靈犀的話,便能看見它翱翔在天空的英武身姿。

蒼鷹會舒展著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時而盤旋上升,時而俯衝而下,展現出一種令人震撼的力量與美感。它們的存在,彷彿為這片西部邊陲的土地增添了幾分野性與不羈。

除了這些英姿颯爽的猛禽外,這裡還分佈著不少好看、有趣的小型鳥類。

比如體態優美,色澤鮮豔的黃喉蜂虎。這是新疆特有鳥類,它們繁殖時來到新疆,常在沙土中鑽洞繁殖。每每到了繁殖季節,就會有不少的黃喉蜂虎來到這邊。它們脖頸和翅膀上耀眼的西域黃讓人印象深刻,腹部閃爍著的如同高原湖泊的藍綠色更是有著清新美麗的感覺。遠遠望去,如同一顆金黃的石榴石擁抱著一顆藍寶石一般璀璨。

除了黃喉蜂虎,喀什附近還有紅尾伯勞這樣的美麗鳥類。紅尾伯勞體型雖小,但性情卻十分兇猛,是典型的食肉小型鳥類。它們常常站在枝頭,銳利的目光掃視著四周,一旦發現有昆蟲或是其他小型動物,便會迅速俯衝下去,將其捕獲。紅尾伯勞的羽毛顏色鮮豔,尤其是尾巴上的紅色羽毛,更是如同火焰一般耀眼,為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生機與活力。

此時,徐遠風剛結束與1201的交談,重新回到了天台。他拿著長焦鏡頭,靜靜地觀察著遠處枝頭上的一隻紅尾伯勞。他屏住呼吸,生怕自己的動作會驚擾到這隻美麗的小鳥。他輕輕地調整著焦距,直到紅尾伯勞的羽毛細節清晰地呈現在相機的取景器中。他按下快門,記錄下這美麗的一刻。

紅尾伯勞絲毫不在意徐遠風的“偷拍”行為,畢竟它和人民廣場裡的市民一樣,正聚精會神地看著施工現場。

“還不動?那就再拍一張。”徐遠風再一次將鏡頭對準了它。

紅尾伯勞似乎感受到了徐遠風的熱情,它轉過頭來,用那雙銳利的眼睛直視著鏡頭,彷彿在向徐遠風展示它的威嚴與美麗。徐遠風被它的眼神所吸引,再次按下了快門。這一次,他更加用心地捕捉紅尾伯勞的神態與細節,希望能夠將這份美麗永遠定格在照片中。

拍攝完畢後,徐遠風將相機捧在懷裡,心滿意足地看著取景器。

“嗯?這是?”徐遠風從相簿中看見了一抹熟悉的身影。

“這個衣服……尹秋?她不是在上班嗎?怎麼也去看熱鬧了?”徐遠風自言自語道。

不過仔細想想,倒也並非不合常理——她作為文藝匯演的重要參與者,前去施工現場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徐遠風又一次拿起了相機,對準了施工現場。

“讓你在彩排的時候偷偷拍我,這次被我逮到了吧。”他壞笑著,鏡頭快速掃過人群,尋找著尹秋的身影。

此時的尹秋正和張饒一起,檢查著舞臺的搭建情況。她仔細地檢視每一個細節,確保每一個螺絲都擰緊,每一塊木板都鋪平。她的專注和認真,讓徐遠風感到十分敬佩。

突然,尹秋好像感受到了什麼,她望向遠方,視線正好對上了徐遠風的鏡頭。

徐遠風嚇得一個哆嗦,險些沒抓住手中的相機。

可轉念一想,他便開始嘲笑起了自己的愚蠢。

那麼遠,尹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