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來《最佳拍檔》多上映了一週,周票房少上一百萬不是很多,但是如果比較兩部電影的上座率就會發現問題。
《英雄本色》在上映兩週之後,其上座率一直維持在九成以上,而《最佳拍檔》的上座率卻在第三週的時候,下降了兩成多,只有六七成的樣子。
從這個資料就可以看出《英雄本色》的觀影人群直到現在還沒有出現明顯的減少,而《最佳拍檔》的觀影人數卻已經在快速減少了。
與此同時,邵氏電影公司除夕上映的《星際鈍胎》卻在金公主和燃楓的圍剿下,在第二週迎來大幅下滑,本週只報收一百多萬港幣,面臨著被邵氏逐步減少螢幕的局面。
但是,邵氏公司確實不愧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電影公司,曾經稱霸香港電影圈幾十年不是說著玩的,就算現在已經暮氣沉沉,但瘦死駱駝比馬大,一般的公司完全沒法與它比。
邵氏電影在《星際鈍胎》之後,於2月25日再次上映新電影《少林傳人》,完全是一幅單挑不行就群毆的架勢。
紛紛擾擾中,香港電影春節檔已經差不多走到了尾聲,《最佳拍檔》在3月8日的時候在全港全面下畫,最終香港票房二千二百多萬港幣,比江然記憶中少了將近一百萬。
《最佳拍檔》下畫後,邵氏的《少林傳人》也緊跟著在3月10日下畫,這部電影為邵氏帶來了五百多萬港幣的票房收入。
至此,香港電影市場開始恢復平靜,只有燃楓的《英雄本色》依然在電影市場上不急不緩的慢慢繼續收割票房。
時間一直持續到3月中旬,《英雄本色》的票房潛力已經差不多要耗盡了,電影的票房也來到了二千九百三十萬。
江然為了讓電影票房邁過三千萬的大關,專門延遲了電影的下畫時間,一直到3月25日,《英雄本色》才在香港全面下畫,最終票房三千零三十萬港幣。
至此香港1983年的春節檔終於落下帷幕,燃楓院線作為一家新開業的院線公司,卻憑藉《鬼差佬》和《英雄本色》兩部電影出盡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