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25部分

大批有戰爭經驗的人退下,接替上來的高層將領也還是基本上都有戰爭經驗的,只是這些人在以前的戰爭時可能多半都還只是基層指揮官,在戰爭中擔任高層指揮官的經驗可能還少,而且這些人上來後,大批基層指揮官可能會出現許多一天戰爭都沒有參加過的。理論知識再好,在戰場上也需要實踐的。

也正是因為這些考慮,考慮到阿拉斯加軍隊戰鬥力可能會受些影響,葉楓才想要儘量解決蘇阿矛盾,畢竟相比之下,蘇聯的大清洗給軍隊造成的戰鬥力損害要遠大於阿拉斯加。阿拉斯加軍隊新將領缺少的也許只是戰鬥經驗,但理論絕不缺乏,不像蘇聯軍隊,新任的許多將領甚至連軍校都沒上過,有些甚至根本沒有當過兵。

葉楓很愁,朱加什維利同樣很愁,只是葉楓愁的是大批的政、軍換屆人選,而朱加什維利愁的卻不是這一點,畢竟兩國用人原則和方式不同,對朱加付維利來說,用人首重忠誠,忠誠於黨,忠誠於他個人,其次才是能力與資歷。能力再高,資歷再深,不跟朱加什維利一條心的,就不在他重用之列。至於忠誠的人選,很多,這個時候,他朱加什維利在蘇聯一手遮天,誰不對他大表忠誠,所以現在朱加什維利眼裡,全國百分之九十的官員都是對他忠誠的,至少表面上都是這樣,他不愁無人可用。

朱加什維利憂心的是外交,是空間和時間。

莫洛托夫,這位在朱加什維利看來,對他足夠忠誠的外交部長此時正站在朱加什維利面前,不過臉色卻不見得好看。

“看來與英法兩國是不可能合作了。”朱加什維利好半天才嘆了一口氣。

自德國侵佔捷克斯洛伐克之後,蘇聯顯然已經到了外交上的關鍵關頭。英法的意圖朱加什維利很清楚,在英法的有意縱容之下,蘇德之間爆發衝突似乎已經成了必然,而在蘇聯後背,還有一個強大的阿拉斯加,腹背受敵的威脅每時每刻都是折磨著朱加什維利,折磨著蘇共高層的神經。

必須破局,打破這種可能的孤立,破局的選擇看上去很多,其實最好的選擇就是首先與阿拉斯加握手言和,真正的言和,蘇聯乾脆捨棄被阿拉斯加奪去的領土,承認正式的邊境線,這樣就可以解決來自最有威脅的後背的威脅。哪怕是臨時的也好,等蘇聯解決西面的威脅,到時還可以回過頭來重新與阿拉斯加大幹一場。

但這一點卻又是最不能選擇的,畢竟是上千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朱加什維利再一手遮天,也不敢明目張膽的和阿拉斯加締結和約,將這片土地實實在在的送給阿拉斯加。能保持現在的預設停火姿態,對朱加什維利來說就是不錯的結果了。真要完全締結和約,只怕朱加什維利就會面臨國內、黨內上下群起而攻之。

剩下的選擇無非就是選擇與德國還是與英法締結和約。

相比之下,朱加什維利更傾向與英法結盟,畢竟與英法,他們的矛盾在於意識形態,且英法距離蘇聯本土畢竟較遠,而德國的野心是誰都可以看到的,希特勒對共產主義的仇恨也不是什麼秘密,與德國結盟的可能也許只會是暫時的和平,一個連時間都無法正確估算的和平,太不保險了。

與英法結盟,遠交近攻,才是蘇聯最合適的選擇,與英法結盟,就能形成對德國的包圍,而能拉攏美國對阿拉斯加形成東西夾擊之勢,不管怎麼看,對蘇聯破局都是最有利的。

正因為有了這個考慮,朱加什維利主動選擇了與英法進行談判。

就在1939年4月起,英、法、蘇三國在莫斯科舉行軍事、政治談判。談判中,蘇聯向英法提出一些建議:

1。締結英、法、蘇之間有效期5至10年,包括軍事援助在內的反侵略互助條約。

2。三國保障中歐和東歐國家的安全。

3。締結三國間相互援助的具體協議。

然而,歷時已經近月的談判卻毫無結果。英、法同意了納粹德國在東歐和中南歐自由行動,拒絕了蘇聯提出的保障中歐和東南歐國家安全的建議。其中根本目的不言自明,英法始終沒有放棄將德國禍水東引,然後坐山觀虎鬥的妄想。

莫洛托夫帶來的訊息,讓朱加什維利很失望,英法那些蠢驢,他們以為德國會真的那麼聽話?他們認為蘇聯就一定要按照他們設定的劇本去與德國爆發戰爭?既然英法想要坐山觀虎鬥,蘇聯又有何必要去為英法火中取栗?

相比之下另一個機會,顯然更大一些。在英法蘇進行談判之時,希特勒一再透過現任外長裡賓特洛甫向蘇聯表示納粹德國無意侵略蘇聯,並希望改善彼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