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也意識到,德國也許最多隻有一個月時間了。
在這個一月內,德國不但要調集主力艦隊,準備海戰,同時,希特勒也沒有放棄在海戰發生前征服英國本土的願望。他又一次向前線下達了命令,不惜代價征服英國,如果可以在一個月內征服英國本土,那麼他將不用再擔心海戰。
不過此時隨之而來的兩件事,卻擊碎了希特勒的夢想。
其一是天氣逐漸轉寒,雖然英國不如蘇聯那麼寒冷,那麼不適於冬季作戰,但到了冬季大部分地區也是零下幾度的天氣,冬季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必須要做。
但全靠本土補給,顯然如此多的冬季作戰準備工作並不是那麼輕鬆的,若是等下去,一個月時間很快就會過去,若不等,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可能的就地解決一部分。
在這種思維影響下,德軍指揮部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倫敦、伯明翰,利物浦等都是大城市,人口密集,這種城市攻堅只要城內軍民齊心協力,是很難攻克的,而這一點,在英國是毫無疑問的,城市被包圍,國土即將淪陷,英國這樣有著輝煌歷史,有著自己的傲氣和自尊的國家當然不可能這麼輕易的放棄抵抗,在丘吉爾等人的號召下,這些被包圍的大城市內幾乎全民上陣,德軍連續數日的攻擊,付出了巨大的損失,沒有取得多少進展,此後隨著天氣逐漸轉寒,加上此前英國人主動的破壞,實行堅壁清野的政策,德軍在佔領區內實在得不到足夠的資源,於是轉而打起了其他已經沒有多少英軍防守的未佔領地區的主意,以奪取這些資源。
在維茨勒本的想法中,既然倫敦等地被包圍了,暫時攻堅又沒有進展,那麼佔領英國其他地方,一方面可以奪取更多的資源,以支援德軍作戰,二來可以切斷這三城所有的外在聯絡,真正把他們變成孤城,也許那樣做可以讓英國人在山窮水盡的情況下主動投降。
於是從10月4日開始,維茨勒本下達了新的命令,要求三路大軍各自派出部分軍隊奪取包圍圈外的其他英國城市。趁著英軍其他地區防守空虛的機會佔領他們,同時儘可能蒐集更多的各項作戰必須物資和資源。
於是從這一天起,北部博格的B集團軍群開始分出部分兵力攻打鄰近的利茲、普林斯頓,約克,金斯頓等地,而中路的賴歇瑙C集團軍群則分兵攻打伯明翰鄰近的伍斯特、格洛斯特等地,南路也是如此,D集團軍群攻打多佛等地,A集團軍群更是分出過半兵力殺向倫敦西部,並沿海岸線推進,意圖佔領布賴頓,朴茨茅斯等地。
雖然這樣分兵後,以德軍的兵力優勢,仍有能力鎖緊對倫敦等城的包圍圈,但卻沒有能力發起進一步更強的城市攻堅戰了。
甚至於德軍的這次行動還正中英國人下懷,對丘吉爾來說,現在的英國已經不在乎再丟掉多少土地,只要保住倫敦,利特浦等幾個重要城市和重要港口,其他土地丟掉了都不怕,最重要的是能爭取到時間。能爭取到喘息的機會。
結果當得知德軍的分兵行動後,丘吉爾大笑三聲,當機立斷,甚至直接下命令讓英軍保全實力,不要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求軍隊放棄部分中小城市,並沿途有計劃摧毀一些戰略物資,然後集中到其他主要大城市和港口抵抗。
結果這樣一來,德軍的分兵推進極其順利,一時殺得興起,北路一路佔領利茲、普林斯頓、金斯頓不說,最後甚至往更北的地方殺去,一路上佔領了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城市,最後直到紐卡斯卡這個東部港口,也是英國北海艦隊的老巢才遇到頑強抵抗。
中路同樣如此,一路殺進了威爾士,佔領了斯旺西、加的夫等威爾士主要城市,但最後卻在布里斯托爾遭遇頑強抵抗。沒能奪取英國另一個重要港口所在布里斯托爾灣。而南路的A集團軍群也一路佔領了布賴頓,並佔領了伯恩茅斯等地,甚至直接殺到了西南角的康沃斯半島,但卻沒有能佔領英國重要軍港朴茨茅斯。
這樣一來,德國攻城掠地,看似兵鋒極盛,事實上他們所得到的大部分都是被英國軍民有計劃破壞的城市,更沒有得到多少糧食、衣物等必要物資,許多工廠也被破壞,想要恢復生產能力不知道要多久,最後還等於把原來的三路大路分成了五六路大軍,在紐卡斯爾、布里斯托爾、朴茨茅斯被牽制了多達五六十萬的兵力,且這些地方距離倫敦、利物浦、伯明翰等地已經有一段距離了,再退回倫敦等地不只要花不少時間,還等於要放棄了前一階段的成果,但不退的話,面對集結在幾大城市的數百上千萬軍民的頑強抵抗,德軍已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強攻得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