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部分

張嘴!哪來這麼多的話?”

白庭壁頓時被他氣得眼淚汪汪,賭氣打馬一邊兒去了,再也不肯理他。餘人不敢多說,只管默不作聲跟著他繞來繞去。再行出不遠,前面越走越窄,樹枝不停地掛傷人臉,眾人便棄馬步行。

待繞過一處山坳,兩山夾著一個黑黝黝的谷口,狹窄逼仄,山壁如削,遍佈亂蓬蓬的荊棘。荊棘後是一堆大石亂七八糟地堆在那裡,足有七八丈高,因年代久遠,不細看還以為就是一堵天然的山壁。一條溪流從大石下的縫隙中流入了谷中去。

楊曄道:“魏臨仙,傳令下去,先用斧頭砍去荊棘,爾後你和白庭壁、年未、鍾離針、馬家三兄弟等人爬上去二十個,將長繩縛好,拉扯餘下的人上去。”

魏臨仙依言傳令下去,來之前兵士們就配備了斧頭及長繩,這會兒卻忽然就派上了用途。由魏臨仙領著,先有十幾個兵士將茂密如織的荊棘藤蔓等物砍開,爾後從亂石左側容易登上的地方上去二十個侍衛,扔下長繩來,諸人牽著長繩依次而上,不出少半個時辰,便盡皆進入谷中。

楊曄命不可出聲,眾人點起火把,兵士手執砍刀輪換著將雜樹荊棘等物砍開,傍著彎彎曲曲的流水,一條殘敗不堪的青石板路終於出現在眼前。

如此沿路而行,幾撥兵士輪番上陣看開荊棘,行進倒也極快。待行出大約有三四里地,山溝西側壁上似乎一座黑幽幽的四方形城樓,約四丈見方,楊曄命人投擲一枚石子進去,卻寂無人聲,只驚起一隻老鴰來,厲聲慘叫著往別處去了。原來已經荒廢久矣。

於是眾人接著沿路前行,夜色深重,前路不明,五六百兵士均都靜悄悄地不言語。楊曄便安慰兵士道:“不要怕,此路我已經來回查探兩次,荒廢已久。只是難走一些罷了,待會兒還有更難走的地方,做好準備。”

恰此時肖南安湊到了楊曄的身邊,低聲問道:“小狼哥哥,這是什麼地方?上次我在中軍帳聽說,咱不是要偷襲浸月渡麼?”

楊曄側頭看他一眼,微笑道:“浸月渡另有人去,我們不去那裡。南南你就這麼想去?”

肖南安大大的眼睛中微有一絲惶恐之色:“不,不是的,我願意跟著小狼哥哥。可是這究竟是什麼地方?”

楊曄笑道:“告訴你也無妨,好叫你明白。這山谷名禁溝,也是雲起翻看前人記載,偶爾發現的。你知道幾百年前的潼關關口,本就建在這禁溝左近,這才是長安洛陽之間的正經通道。當時西側山上設十二連城,城上駐紮兵士,藉助天險,把守嚴密,想必剛才那荒廢的城樓便是十二連城裡的一座。爾後因為黃河改道,潼關關口歷次遷移,這條通道便廢棄了。但有那來回的客商,為了逃得一些關稅,依舊悄悄地走這裡。當時的朝廷聞聽此事,便派人在山谷兩頭堆砌亂石,將這條路徹底封死了。我聽雲起說,他雖然在前朝文獻上得悉有此通道,也是找了很久,才找到谷口。這谷口的那一端,可恰恰就是潼關如今的城樓後側,我們這一次,定能攻得個出其不意。”

肖南安道:“是嗎?那麼浸月渡,浸月渡那邊……”

楊曄截斷他的話,淡淡地道:“那邊只是佯攻罷了,這正是雲起定下的計謀,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明白了嗎?”

肖南安道:“明白了。”默默無言地打算自行去一邊,楊曄卻道:“這谷中野獸都不曾進來過,道路難行,你就在我身邊,別亂走。”

肖南安只得道:“是。”若即若離地跟在他身邊接著前行。

沿途楊曄查著那山壁上的十二連城,有的尚存,有的卻已經不見,還有兩座城樓恰建在狹隘之處,偏偏又塌陷下來擋住了去路,眾人便只得翻越而過。直行到半夜子時過後,那十二座城樓也俱都透過了,前面忽然出現一道深谷,溪流飛跌而下,形成一道瀑布,水聲隆隆,飛珠濺玉。楊曄命暫停,朗聲道:“諸位,這出去不遠,便是潼關關口的後方了。我等在潼關奮戰了兩個月,折損兵馬無數,多少兄弟屍骨無存,卻未曾撼動其分毫。如今要攻下潼關,成敗便在我們這六百人的身上了。魏臨仙,年未,還是你們二十個,放下長繩,先下去看看,若是無礙,我們也跟著下去。”

魏臨仙依言得令而去,帶著十幾個人攀了下去,片刻後在下面遙遙地報了平安,眾兵士方依次而下。楊曄道:“南南,你跟我斷後。”

肖南安一直默不作聲地跟在他身邊,臉色卻越來越難看,楊曄只做不見,督促著那六百兵士依次下了山壁,方帶著肖南安最後爬下去,默不作聲往前潛行不遠,潼關關樓模糊的影子出現在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