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氣兒都直翻白眼兒。
李全壽正在興頭兒上,上去踢了他一下道:“去,門外邊守著,我們這裡吃完了再說。”
把吳應攆出去之後,開啟食盒,不得不說,這王府裡面的伙食差距不小,後來的幾樣小菜雖是沒有多少油腥兒,但勝在做工別緻,色香味俱全,確實比趙石現在吃的強了不少。
一樣一樣端上桌兒,也許是趙石聲名在外的緣故,食盒底下還放著一壺酒,討好的意思十分的明顯。
酒菜擺好,這位小王爺到是擺足了宴客的架勢,先給趙石倒了一杯酒,然後自己也倒了一些,嚐了一口,搖頭晃腦地道了一聲,“好酒。”
趙石到也沒有勸他不要飲酒,只是嚐了幾口菜,味道確實不錯。
“先不忙吃,快跟我講講外面的事兒,那些老先生可從來不會跟我講這些,就知道說什麼仁義禮智信的,我在宮裡到是見過大秦的圖志,也聽說數百年前,西域有絲綢之路,還有什麼崑崙奴之類的,渾身上下都烏漆麻黑,很少奇異,不過現在可是看不見了,怎麼?還有頭髮眼睛的眼色都不一樣的?那還是人嗎?
北方草原上的胡人也聽說過,唐時大將軍李靖徵地就是北方地突厥,現如今那裡不都是金國的疆界嗎?還有什麼蒙古人?”
“蒙古人在更北邊兒,現在應該沒有形成統一地稱呼,有很多的部落,他們的汗位都是金國封的,不過蒙古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以放牧為生,行蹤不定,估計金國拿他們也沒辦法……
好了,不說這些,那位先生在哪裡等咱們?”
“別,別,讓他等一會兒就等一會兒,有什麼打緊的?你再跟我多說些……不對呀,你比我大不了幾歲,怎麼知道外面那麼多的事情?”
趙石皺了皺眉頭,才說道:“聽先生說的。”
“啊,還有先生跟你說這些?怎麼府裡的先生就不一樣呢?”他終究還是年紀小了些,只是一句話就給打發了,不過這位小王爺立即追問道:“要不……你跟父王說一下,把這位先生請到這裡來?我也想聽他說外面的事兒……”
這一頓飯吃的時間不長,主要是趙石到真是把這位小王爺的興趣提起來了,只是沒想到孩子一旦起了好奇心是這般的煩法兒,尋根問底,一會兒問你蒙古人吃的是什麼,再一會兒話題已經轉到西夏人是不是真的長的巨嘴獠牙上面去了,這飯哪裡還能吃的好?
只一會兒功夫,趙石便放下了筷子道:“走,咱們去見見那位先生吧。”
“不急,不急……”
還沒等他再說出什麼亂七八糟的話來,趙石已經一把揪住了他的領子,拎著他就出了屋子。
吳太監還在外面老實的守著,看見他們這般出來,嘴巴翕動了幾下,最終還是沒言語,卻是心裡話,世子不會是被人提習慣了吧?這樣還能笑的出聲兒,如果以後走路都讓人提著……老吳還真沒這個膽子……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先生(三)
其實這個時代的教育體制已經算是很完善,孩子家裡只要富裕一些的便可以送去童學,是為童生,這個是不需要經過考核的。
接著經過縣試,升入縣學,這個過程雖然也需經過縣試,但身份高一些的,或者稍微聰明者都能過關,經過縣試的就成為了士子,也就是普通所說的讀書人。
接著便可以府試,考核嚴格,過了便為秀才,這些都是一年一次,若是進京參加科考,卻是得三年一次了,並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進京慘叫科舉,必須經過貢舉才行,貢舉也是一年一次,每次錄取人數都有定額,如此才能進京參加科考,……
科考又稱春闈,秋闈,省試,實是這個時代文人們的一次盛大的集會,也是古代王朝的一次盛事,這裡先不細說。
而趙石從李全壽凌亂的解說中也知道了一些這些皇家人物都是怎麼教育出來的,他們在府裡都有自己的先生,到了一定的年紀,就會被送入宗學,顧名思義,宗學自然是這些皇親貴戚的子孫們學習的地方,在宗學中接觸到的人以後可能會成為你的助力,也可能會成為你的敵人,進入宗學的孩子不管大小,過上個一年半載的,便是你進去的時候純潔無暇,這個時候也會變得心機深沉了,根本沒有出淤泥而不染這一說。
景王李玄瑾如今就只李全壽一個兒子,姐妹到是有那麼幾個,子嗣上可謂單薄的很了,由於這些年朝廷政爭激烈的緣故,宗學裡更是烏煙瘴氣,值此之時,李玄瑾哪裡敢將李全壽放進去。所以便將其留在府中,請先生教導,但又怕自己的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