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4部分

來的騎兵將領,卻去河洛摻和,有你這麼糊塗的嗎?

這一次,就很符合預期了。

河北,遼東,都是騎兵縱橫來去的好地方。

不過,趙石還是搖頭,只對他說了一句,“等等看吧,樞密使之位定下來,再談其他。”

李刑有點不明白,這可是聽了李之問那廝的話,才改了主意,但大帥的反應,可就不像李之問說的不太一樣了。

他不敢問,就算他晉三品武職,與其他大將軍並列,他也不敢在這位姑父面前有半點放肆。

因為趙石不但是他的姑父,還是他的恩師,對他又有簡拔之恩,尤其重要的一點,在趙石麾下征戰的將領,對大帥卻都有著一種天然的敬畏。

還是李金花輕輕推了趙石一把,趙石才琢磨了一下,把話說的更明白了一些。

第一,如果去上黨,那就一定是河中宣撫副使,天然的接任河中宣撫使的人選,這非常不妥,至於怎麼個不妥法,趙石沒說。

實際上,他雖然已經有意召杜山虎回京,但讓李刑到上黨接任,他卻想也不曾想過,資歷不足不說,對誰也都沒有好處。

第二,去大同,大同那裡有張鋒聚,種懷玉兩個人在,沒李刑的位置,連張鈺,趙幽燕這樣的老人兒,都壓著呢,何況是李刑?

第三,他這裡已經差不多有了決斷,李刑等著便好,不須著急,而且,一定是個合適的位置。

趙石跟李刑說了不少,這完全是看在李金花的面子上,要不怎麼說呢,女人的枕頭風,是個男人你都躲不過。

李刑有這位姑姑在,其實沒必要擔心太多,這樣一個優勢,讓他比張鈺等人,總是能先走一步在前面。

李刑滿意的走了,趙石這裡也有點感嘆世事無常,李家有了這麼年輕的一位大將軍,沒有意外的話,又能風光上差不多二十年了。

他卻是自動將自己過濾了出來,實際上,李氏一族雖說算是敗在他這位女婿身上,但也正因為有他在,李氏才能安穩這麼長時間,而且還有復起的希望。

李刑走後,第二日,宮中又傳趙石入宮見駕。

趙石有點摸不著頭腦,當然,這是相對而言,宮中傳召晉國公入宮見駕,太正常不過,多殺國朝大事,都可能成為主題。

不過這次入宮,顯然事情不小。

因為乾元殿中,不但同門下平章事周仿在,還有兩位新晉的參知政事,還有皇帝陛下身邊的近臣沈鶴,兩位樞密副使,兵部尚書成巒。

這些人,除了負責記錄的沈鶴之外,每一個都可以說是朝中重臣。

除了早朝的時候相聚在一起之外,上一次在乾元殿中聚的這麼齊整,還是在成武五年定下伐夏戰略的時候。

當然,那會要比這隆重的多,人也不太一樣,比如同門下平章事的位子上還坐著李圃,樞密使是汪道存,兵部尚書的李承乾。

而現在,職位還是那些,人事上卻已經面目全非了。

當趙石來到,見過皇帝陛下之後,又跟眾人見禮已畢。

趙石也稍有忐忑,沒什麼訊息傳出去,不代表沒大事發生,不然的話,這滿殿群臣加在一起,差不多也能左右天下大局了。

不過很快,趙石便注意到了站在階下的另外一位,一身白衣,雖然離著群臣老遠,差不多縮在個角落裡,但還是挺顯眼。

一直低著頭,看不清長什麼模樣,但趙石眼神不錯,記性也好。

這位偶一抬頭,就被他瞄了個正著,一看那雙陰沉中帶著點歹毒之意的眸子,趙石嘴角一翹,原來是他回來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殿議

李之問。

河東太原府人氏,算是金國降臣。

降秦之後,曾在河東宣撫使府入幕,後隨大將軍趙石北征草原,任隨軍書記。

當韃靼乃蠻諸部歸附,大軍迴轉之際,此人自請留在草原,此後數載,遊歷北方草原諸部,足跡幾乎遍佈漠南漠北各處。

大秦成武七年春,隨木華黎討伐不亦魯黑汗部。

大秦成武七年動,此人終於來到了大秦京師長安……

傳奇的人生,不需要過多的解釋。

毫無疑問,趙石很欣賞這個人。

不論此人才幹品性如何,這人的韌性,毅力,以及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兒,都讓人不得不心生佩服之意。

看到這個人出現在乾元殿中,那麼皇帝陛下此次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