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18部分

才勉勉強強跟他知道的一些東西對上號。

事實上,在另外一個時空,蒙古帝國興起初期,蒙古人在西邊的敵人主要有兩個。

一個就是花勒子模,一個就是北方的基普公國。

相比正在快速擴張中的蒙古帝國,他們都不算太強大,卻牢牢擋在西進的道路上。

而相較於蒙古人的橫衝直撞,大秦的反應其實還嫌緩慢遲鈍。

這是兩個帝國的本質區別所決定的,即便熟知歷史,也無濟於事。

大秦再是強盛,也不可能像蒙古人那般,常年處於戰爭模式當中……

趙石哈哈一笑,笑聲在乾元殿中迴盪,站在遠處的太監們,鼻觀口口觀心,各個皆如雕像一般。

不過,他們心裡,大多都在想著,能在乾元殿中,笑的這麼放肆的人,滿大秦去找,可能也就這一位了。

這邊兒,趙石張口便道:“陛下英明,西遼之後,能試我兵鋒者,必定是花勒子模,陛下若是不放心,臣請領兵塞外,臣保證,在十年之內,讓西域諸國,再無人敢稱不臣……”

皇帝陛下暗自搖頭,得,話都白說了,這廝還是那般,對中原戰事看上去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皇帝陛下襬了擺手,頗有些無奈的道:“行了,愛卿之意,朕已知之……而今朝中紛亂,國事繁冗之際,你又怎能擅離?此事容後再議吧……”

這同樣沒有出乎趙石意料之外,除了遙遠的塞外還有些變數之外,而今大秦之情勢,顯然到了勤修內政的時候了,也可以說,急劇擴張之後,大秦終於開始消化勝利的成果以及消除那些戰爭以及領土擴張帶來的諸般後遺症。

像這一年來,接二連三的人事任免,以及京軍,禁軍整編,或是之前的出使吐蕃,而今的太子東巡,都不脫這個範疇。

趙石沒再多說什麼,現在看來,他出外領兵的機會不多了,但這並不包括他極力請戰的情況。

只是,還需要看機會,當大秦的戰爭機器再次運轉的時候,那樣的時機也許不經意間,就會自動出現在他眼前了。

(不介意的話,阿草笑聲求點月票撒……)(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女國

時間過的很快。

談談說說,小半天的光陰悄然流逝。

桌上的菜色已經換了三遍,市井間難得一見的皇供佳釀也空了兩壇。

當然,皇帝陛下既沒有那麼大的飯量,也沒有那麼好的酒量,多數都進了趙石的肚子。

其實趙石也吃喝的沒什麼滋味兒,就算是他,在跟皇帝陛下相處的時候,也不會徹底放開懷抱,真的如對好友故人一般。

皇帝陛下到是興致不錯,談過了那些朝廷大事,之後的話題,到是和平常人差不多。

皇帝陛下也有好奇心,只不過身為帝王,表現的機會不多而已。

像是河洛那邊兒的風土人情,各種見聞,山川景色,他都會問上一問。

別看人們都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但帝王所見所聞,多數都是從臣下口中或朝廷邸報,各種奏疏得知,真要說親眼見到,卻是千難萬難了。

總的來說,談到身不由己之處,君王們有點可憐,臣下們也不容易。

直到日漸西斜,趙石才從乾元殿辭出來。

最終,皇帝陛下也沒提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樞密使的人選問題。

不過既然皇帝陛下不提,趙石也沒多說一個字。

當然,他心中也有猜測,一個就是皇帝陛下心意已定,不想趙石開口,影響自己的決斷。

或者呢,就涉及到君臣相處之道了,趙石這裡為難。皇帝陛下也定然心知肚明。可以理解為皇帝陛下有愛護之意。

再有。對於皇帝陛下而言,也不應該讓臣下時刻保持著左右同門下平章事或者樞密使這樣的職位的能力。

這中間的分寸,就看君臣怎麼把握了。

顯然君臣二人,對此事都選擇了沉默,此次相談之後,也就差不多有了心照不宣的意味,達成了一定的默契。

之後,樞密使之位到底落在誰的頭上。趙石不會再行計較,皇帝陛下也不會再跟趙石問及此事。

出了乾元殿,趙石身上一陣輕鬆。

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其他沒說的,也不用再糾結於心,心情自然和進宮時不太一樣了。

在乾元殿門前,已經有人等候多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