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定能搶完,老子進城,先要睡上一覺,天塌下來也不管,這城外真不是人呆的地方……”
下面的亂匪仰著脖子,就像一隻只呆頭鵝般注視著城頭,眼中滿是驚奇,就算這個時候,還沒人意識到城頭上穿著各異的人群根本就不是自己人。
直到上面出現身著軍服的秦軍身影,下面的亂匪這才驚慌起來,大聲尖叫鼓譟,卻又不知所措,就連後方土臺之上的王大元等人也覺著世事變幻,匪夷所思。
不一會功夫,城上升起濃煙,接下來,沸油如同瓢潑大雨般撒了下來,接著又是一把火,將雲梯燒了個乾乾淨淨。
任王大元等人撓破腦袋,也不明白到底城內發生了什麼變故,竟是功虧一簣,不過就算想明白了,此時也是無濟於事,只能呆呆望著城牆外那一團團火光,什麼都說不出來。
到得黃昏時分,利州城南城,東城入城的亂匪皆被肅清,秦軍的旗幟重新紮在四城之上,利州城百姓劫後餘生,驚魂稍定,雖說死傷無數,但對於秦人之命,卻再無抗拒,從老至幼,人人不遺餘力,唯恐亂匪再次破城而入。
到了這個時候,別說十餘萬亂匪,就算是十幾萬秦軍勁旅過來,想要破了這座上下一心,糧草充裕的千年古城,也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接下來一方死守不出,一方無可奈何,再過一日,亂匪終於拔營而起,向著利州北面席捲而去,利州城內,歡聲雷動,而利州城第一次攻防大戰就此落下帷幕,雖說秦軍已不足千人之眾,硬是斬殺亂匪兩萬餘,逼得十餘萬亂匪退兵而去,戰果輝煌,但這一戰,利州城百姓卻傷亡近六萬,幾乎家家服喪,戶戶戴孝,滿門盡皆遭難者,更是不知凡幾,實可謂是一場殘勝。
而謀劃這一戰並親力親為的秦軍參將江善,在城頭之上遍觀城內慘象之時,更是口吐鮮血,昏厥逾十日方醒,就此留下痼疾,日後這位攻城拔寨,所向無敵的大秦名將,在四十二歲,方當壯年之時,逝於襄陽城下,實是為堅城所阻,夙夜憂慮,勞頓之下,又聽得旁的訊息,心中積鬱難解,這才引得痼疾發作,吐血而亡,而痼疾源頭,便是今日利州城下這一戰了,此為後話,不予詳述。
利州城之戰兇險萬端,而不久之後,劍門蜀軍在做足準備之後,終於北出劍門要隘,再次將利州城圍了個水洩不通,而作為蜀中都城的成都,也是大軍雲集,激戰連場,殺伐之慘烈,一點不讓於利州城大戰,在另一側,處於漢水之側的金州也開始也揭開了另一場大戰的序幕……
大秦景興三年初,對於蜀中百姓來說,實是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對於大秦來說,接下來的數場大戰,每一戰幾乎都關乎社稷江山,每一戰都在牽動著大秦上下的心,此中尤為大秦上下官佐所關注的還是金州之戰……
奉上五千字,估計又有人說阿草廢話太多了,但寫戰爭場面,總要合情合理一些是吧?再有就是阿草總覺著裡面缺了很多東西,沒有那種振奮人心,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照奧斯卡大神還是差了老遠啊,真令人沮喪……
bk
!
第七卷 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三十一章 上門
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三十一章上門
興元安撫使衙門偏堂。
趙石神情肅然,端坐於堂上,“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趙飛燕躬身站在他的面前,“回稟大帥,賊人並無異動,不過有些可疑之人進出宅院,小人妄自猜測,許是在打探金州軍情,只是……只是小人這裡人手實在不夠,只能盯著幾個要緊的,實是無力探查其他人等蹤跡,所以其中難免會有疏漏……還望大帥恕罪。”
趙石微微點頭,趙飛燕說的也是實情,內衙在金州本就人手不多,前些時入蜀刺探,又折了些人進去,剩下個小貓三兩隻,也難怪趙飛燕在他面前抱怨。
但這些他也不想去管,一來金州紛亂,蜀中亂匪已現蹤跡,漢水南邊聚集的亂匪也越來越多,甚至已經開始大搖大擺的出現在漢水北岸,往來哨探,他手下軍兵人數也是不多,滿打滿算也不足萬人,除卻新兵團練,鎮軍禁軍精銳也不過四千餘,斥候營幾個得力之人也都派去了蜀中,哪裡還有人手給趙飛燕使喚?
這二來嘛,就是趙飛燕的身份了,內衙是什麼地方?那就是後世錦衣衛的雛形,若不是陰差陽錯,哪裡是旁人能夠隨意使喚的?自趙飛燕出現在他身邊之後,南十八就已多次有意無意的提醒於他,他身為外臣,如今又是手握兵權,幾如邊將重臣,更要謹慎行事,以免將來授人以柄,這些話他是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