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的時候,水牛要是出了什麼問題,咱也能把水牛拉牛王莊上去,只要還活著,兩千斤大米都沒少。不過真要死了的話,那人家肯定就得追究,要確實是意外的話,就退一千斤大米,死牛還得給他們還回去。”
“那要不是意外呢?”有個聲音問道。
“不是意外還能有啥?沒事殺牛玩啊?”
“夫妻吵架把牛給打死了?”
“這都啥給啥啊?”
“真要有那麼不靠譜的,老周早把他們家水牛拉回去了。”
“誰敢沒事殺牛王莊的水牛玩?別的不說,老周肯定得把他列為拒絕來往戶。”
“嘿,那都是輕的,別忘了肖樹林他爸從前是幹啥的。”
“哎呦喂!這些水牛的孃家後臺可硬了!”
“你們看,這個水牛是借呢還是不借呢?”
“我想借啊,過幾天就要耕地了,有頭水牛能省多少事啊,我們家在小溪邊那裡有好大一塊地呢。再說了,我們家老爺子年紀大了也不愛出門,成天窩家裡,弄頭水牛回來給他溜溜也成,好歹運動運動。”
“弄回來養哪兒啊?這玩意兒味兒還挺大。”
“嗨,那沒事,我們家邊上還有一塊宅基地呢,這些年上頭也不知道在搞什麼,硬是不準蓋房子,老子我搭個牛棚總可以吧。”
“哎!到時候我也把牛棚修你那兒,給點租子成不?”
“你總共才整了多大一塊地?還用得著養牛?”
“聽說牛王莊上的牛糞可好了,我養個牛,到時候整點牛糞肥田。”
“就為了那點牛糞?至於嗎?”
“還有我兒子,成天一下課就窩家裡上網,老子弄頭牛給他放放。”
“哎呀!這個好!”
於是要不了多久,水牛鎮上就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放牛娃,高中生因為課程緊張那就不說了,不少小學生初中生,都是一放學就被爹媽打發出去放牛,還有揹著簍子撿牛糞的。
237
237、最新更新 。。。
老周家第一批四十多頭小公牛;幾天就被瓜分一空;上他們家借牛的;主要就是鎮上一些種地較多的農戶;像羅蒙他們本家的羅德生等人,還有就是他們村子和附近幾個村子的。
在羅蒙他們小的時候;村子裡常常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大水牛小水牛,他們這地方到處都是山;有那麼幾塊田,也都是梯田,機械化種植那是想都不用想;要想省點人力,就得用耕牛。
後來種地的人漸漸少了,水牛也就跟著少了,前幾年幾乎已經絕跡,這兩年大灣村種地的人突然又多了起來,水牛又重新派上用場了。劉春蘭和羅老漢把牛王莊的水牛要出借的事情在村子裡一說,好幾戶人家都動了心思,他們畢竟是住在村子裡的,搭個牛棚,平時沒事的時候拉到附近山坡上放著也省心,有一頭耕牛,這農活幹起來就不知道要輕鬆多少。
其實劉春蘭和羅老漢原本是不大讚成羅蒙這麼搞的,水牛這東西確實是靈性沒錯,可不忍心歸不忍心,該怎麼辦還是得怎麼辦,老祖宗幾千年都是這麼下來的。
但是這個牛王莊吧,畢竟還是有點邪乎,村子裡好多人都說羅蒙這事做得對。在牛王的地盤上殺水牛?那到時候萬一牛王震怒怎麼辦?他那個牛王莊的好風水還保得住?真要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大灣村的人也都甭想跟著沾光了。
基於這些考量,老兩口嘀咕歸嘀咕,到底也沒說出什麼反對的話來,說實在的,他們自己心裡其實也是沒底。
再說了,不賣那些小水牛,金錢上的損失確實不小,可他們家現在的日子好過了,也不至於因為少掙了這些錢就吃不飽穿不暖,祖祖輩輩留下來多少口口相傳的故事,說的都是人心不足最後把自己搞得一無所有的事情,告誡後人要感恩要知足。想想那些故事,又聽著村子裡大家夥兒也都是眾口一詞,老兩口很快也就想開了,不再去心疼那些個賣牛的錢。
頭一批總共四十多頭小公牛,大灣村的人一口氣就佔了九頭,當然村子裡種地的人家肯定不止這麼幾戶,只不過有些人家實在嫌麻煩,或者是騰不出功夫也沒有人手可以照顧水牛的,就打著租借的主意,水牛別人家養著,他們到時候要用,借個幾天,算點錢給對方,也是一樣。
於是乎,養水牛的人家便又多了一條掙錢的路子,當然,就算是要租借給別人家用,那也得悠著點,別把牛給累壞了,不然老周到時候還得提前回收,這一頭要是收回去,下一回再想上牛王莊借牛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