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四個人?”陳書翔說,“還有個是誰?”

“就是他。”黃曉君一指。

“噢!白龍馬!”

黃曉君點點頭,說道:

“白龍馬,相比七十二般和三十六般變化,他可能差了點。但他可以在龍、人、馬三個形態之間變化,也算是能力高強的變化者。”

陳書翔草草看完所有圖片,若有所思,說道:“從剛才我就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人在這裡供奉神話傳說裡的人物呢?”

“可能是某種本土宗教吧。中國許多本土信仰,都是基於神話傳說而形成的,供奉的也有許多是神話裡的人物,這並不奇怪。但是,假設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故事都是真的呢?也就是說真的有人能夠變成動物的樣子,或者有能夠變成人的動物,又會怎樣呢。你知道,潘蕙會被帶到這裡來,不是空穴來風。儘管剛才我發了火,但靜下心來想想,這之間或許有些聯絡。”黃曉君說道。

“大概只有建造這個石頭大殿的人,才知道真正的答案吧。”陳書翔嘆了口氣,問道,“憑什麼說這裡就是給那些變化成動物,或者成精的動物所建造的大殿呢?那些壁畫裡的人物,畢竟只是傳說和神話裡來的。”

“就憑這個。”黃曉君來到花崗岩上最後一幅畫這裡,蹲下身子,仔細觀看上頭的圖案,“這幅畫,不是西遊記裡的故事。”

陳書翔來到黃曉君身後,也蹲下觀看她說的那幅圖。

“你看這張畫上,只有一隻猴子。”

如黃曉君所說,最後一幅圖上,畫的是一個書房,一隻猴子穿著書生的打扮,手握毛筆,坐在案前,好像若有所思,就要在紙上下筆。

“那是孫悟空嗎?”陳書翔問道。

“不能確定。我的猜測是,這隻猴子,就是《西遊記》的作者。”

陳書翔嚇了一跳,說:

“吳承恩嗎?”

“也不能確定。”黃曉君的知識總讓陳書翔感到深不可測,“究竟是不是吳承恩寫的《西遊記》,目前在學術界還有爭議。古代文人寫這些白話小說,都是不正經的活兒,不敢告訴別人自己在做這種市井的事情,所以都用佚名。我只是猜測這最後一幅畫,講的是一個能變成人模樣的猴子,或者是會變成猴子的人,記載了一個普通人類,和四個同作者一樣、會在人獸形態間變化的異能者,一起去天竺旅行的故事。”

“也就是說《西遊記》記載的是真事?而寫這本書的人,也像孫悟空一樣,能夠變成人和猴子?”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不過這都只是我的推測。”黃曉君站起身來,繞著花崗岩走了一圈。

陳書翔也站起身,面對重新回到跟前的黃曉君問了個簡單的問題:“那麼,探險結束。我們回到正題,怎麼出去?”

黃曉君笑笑,又指了指花崗岩,頭一歪。

“不會又在這畫上吧!”陳書翔有些厥倒。

黃曉君笑著點點頭,說道:

“你看這畫上,孫悟空手上的金箍棒都指向一個方向。一開始我也沒有注意,但看到有幾張畫裡,金箍棒的位置確實很彆扭,左右一比,才發現蹊蹺。我想,透過‘狼道’進入到這裡的人,為什麼要走剛才那條艱難的道路呢。如果他們是從山坳裡頭的村子往外走,那入口會很方便地通向這裡。

陳書翔再一次端詳那些畫來,果然如黃曉君所說,每個孫悟空的金箍棒,都朝著上方。他試著將三四跟棒子向上延長,幾條線逐漸靠攏,最後交匯在頂上的一個點。火把的光亮有些夠不到那裡,陳書翔開啟手電,一道強光射向天頂,有一個圓盤狀的東西,鑲在金箍棒延長線所匯聚的那一點上。

“這是什麼?”陳書翔不知道這東西能不能幫他的忙。

“你看。”黃曉君提醒他,“那圓盤邊上好像有個箭頭樣的東西,你順著那方向試試看。”

陳書翔晃了晃手電筒,找到了黃曉君所說的箭頭符號,電筒的光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移動,大概隔了兩三米的距離,又有一個相同的圓盤和箭頭。陳書翔連忙沿著新箭頭的方向移動。就這樣經過了幾個圓盤,路線離開了大殿。

“原來外面也有這樣的圓盤。”陳書翔他們跟著箭頭所指,走出了大殿,回到了階梯下的石室中。最後停在了中央那塊突起像是祭壇的上方。

“到這裡就結束了。我們還是沒辦法出去。”陳書翔有些失望。

黃曉君則並不著急的樣子,說道:

“你看上頭,還留著字呢——‘路在何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