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功一生,處理案件六七百起,受他深恩得以活命的人足有上萬之眾,為此他成為酷吏的眼中釘,幾度身陷牢獄,兩次削職為民,三次被判死罪,然而松柏志向,冰雪節操,始終不移,仁心俠骨,世所同傾,在當時便被譽為“四海之內,絕無僅有”的奇男子,認為古之賢者如西漢張釋之比起他來也大大不及,當人主雷霆之震而能全仁恕,“千載之下,一人而已”。
僅抄錄一段當代人對他的評語吧:
——“有功耿直之士也,明而有膽,剛而能斷。處陵夷之運,不偷媚以取容;居版蕩之朝,不遜辭以苟免。來俊臣羅織者,有功出之;袁智弘鍛鍊者,有功寬之。躡虎尾而不驚,觸龍鱗而不懼。鳳寺鴟梟之內,直以全身;豹變豺狼之間,忠以遠害。若值清平之代,則張釋之、於定國豈同年而語哉!”走筆至此,且為徐公一拜,向這位大智大勇堅毅沉靜的奇男子,致以千年之後的敬意。
(本節未完待續)
在徐有功不計生死的犯顏直諫下,龐氏得以免死流放,團兒的奸謀也被人揭破,事情至此總算真相大白,劉竇二妃原來確是無辜慘死。武皇見了兒子李旦不免有些尷尬,但帝王的思維畢竟與常人不同。平民百姓要是知道虧待了兒子,必定萬分歉疚,加倍疼愛以彌補兒子所受的委屈。皇帝想的卻是我無緣無故地殺了他兩個妻妾,這小子焉有不懷恨在心之理?嗯,一定要加倍防範才行@_@ 這種做法從人情上來說絕對冷酷,從現實的角度上來看卻絕對理智,做皇帝真是一項違反人性的職業吧。
可憐的李旦,交出皇位後的短暫安寧日子就此結束,重又回到被嚴密監視的囚徒狀態。兩個月後,前尚方監裴匪躬、內常侍範雲仙未經武皇允許私下探望李旦,引起武皇疑忌,破例動用法外之刑,以私謁皇嗣罪腰斬於市。腰斬是一種將人犯從腰部斬為兩斷的酷刑,刑具的模樣可參看《包公案》裡的龍虎狗三式鍘刀,比起唐代法定死刑斬首和絞刑來說,人犯所受痛苦更甚,一般多用於罪大惡極之徒。武皇此舉,明白地顯示出殺一儆百的決心和強悍作風,百官震懾,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去探望皇嗣,李旦接觸文武將相的途徑被完全斬斷。睿宗五子原本和武氏族人一視同仁地封王開府,現在也全部降為郡王,女兒一律降封為縣主,隨父幽禁於深宮之中。武皇對他們的看管頗為嚴厲,到庭院裡去散步也是不允許的。對比她對諸武的縱容維護,可見武皇的心思已經由維護武李平衡,轉向了完全偏袒武氏一族。
唐明皇李隆基時年九歲,號為臨淄王,母親竇德妃被殺後由豆盧貴妃撫養長大。上有武皇疑忌,下有諸武陷害,處境十分險惡,“母后虐國,諸呂擅衡。嗷嗷讒口,膚譖日熾。”'4' 但睿宗真是個很好的父親吧,豆盧貴妃也夠賢良淑德,把外間的風風雨雨全都擋了下來,儘量不讓孩子們受到影響,以至於日後明皇回憶起童年,竟然只記得兄弟間的孝悌和父母的慈愛(明皇視豆盧貴妃為養母),全然沒有李賢之子玢王守禮那樣不堪回首的悽酸。或者唯有遠離醜惡的政壇,才能學會珍惜親情吧,李旦把全部精力都放到子女的教育上,調教出一個個色藝雙全的兒子^@^寧王憲的玉笛,明皇隆基的羯鼓,岐王範的書畫音律,日後都化為點綴盛唐壯歌的絕美音符,而五王之間的友愛孝悌,也成為帝王之家一段罕見的佳話。想想當日李旦夫婦委曲求全上下打點,苦心維繫一個母慈子孝的假象,只為了讓孩子能在一個相對寧靜平和的環境下繼續嬉戲學習,父母一片愛子之心,不是不讓人感動的。武皇御明堂開家宴,一眾小皇子小公主天真爛漫地獻歌舞為武皇賀歲,祝願“神皇萬歲,子孫成行!”不知武皇聽到孫子孫女以稚嫩的嗓音說出這句賀詞時,內心深處是否也有所觸動呢?
然而她已不能回頭。立足在天與地之間,立足在古往今來所有女子從未達到過甚至從未夢想過的巔峰,她躊躇滿志地醉心於自己心目中的宏偉藍圖,將一切塵世的情感都視為牽絆斬斷滅絕。
魏王武承嗣不失時機地率領五千人上表請加尊號“金輪聖神皇帝”,按照佛家的觀點,菩薩成為轉輪聖王后乘坐的車子有金銀銅鐵四種質地,分別稱為金輪聖王和銀、銅、鐵輪聖王。金輪聖王統治四天下,其餘聖王依次遞減為三、二、一天下。這是將武皇視為菩薩皇帝,威統大地之轉輪聖王了。
武皇欣然接受了這一尊號,身著天子冠冕,親御明堂,凌虛御風,尊貴如神。這一年,她已經七十歲了,然而雄心(或是野心)不因歲月的流逝而稍減。她相信她有能力將一切夢想都變為現實,只要她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大周朝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