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關係,它更像是一次對政府和解放軍在災難面前又一次強有力和表現的頌揚。而一旁的地震紀念館則關閉了,我繞著它走了一圈,緊縮的房門上連個說明的提示都沒有,一位裝修工人說,為了迎接30年紀念,去年12月底就關閉了,重新裝修。一位參觀者發現,館內4/5的陳列是新唐山的物質成就,只有1/5與當時的地震情況相關,而基本被動物在震前的異常反應占據了,真實的遇難者反而缺席了。
“這裡不是‘9·11’後的紐約,也不是耶路撒冷”,在談到唐山的紀念形式時,張慶洲說,他覺得自己的《唐山警示錄——七·二八大地震漏報始末》像是這股“紀念抗震三十年”慶典中的不和諧音。這本書的命運坎坎坷坷,2000年初稿寫完後,沒有出版社能夠出版它,它必須透過國家地震局的審稿部門,到2004年時,張慶洲幾乎放棄了出版的打算,將精力投入了長篇小說的寫作——審查機關對於虛構作品似乎沒那麼嚴格。接下來,有人告訴他,國家地震局更換了局長,他試著再次寄出書樣,出乎他意料的是,新任局長宋瑞祥不僅表示支援,還作序推薦。書的命運多少像是青龍縣在那場地震中的命運,距離唐山不過115公里青龍縣的47萬人在那場劫難中無一人傷亡,僅僅是因為該縣主管地震工作的王春青及時地將地震預測帶給了縣委,而縣委書記冉廣歧寧願丟掉官職,也要把震情預測傳遞給每一戶。即使如此,這本書在首版印刷了2萬冊銷售之後,它的出版社已被要求不再印刷。一位叫王曉清的年輕導演以這本書為指令碼拍攝《唐山地震三十年祭》紀錄片,還是未能播出。
7月18日的夜晚,我在唐山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場所亨利酒吧裡,聽那些臉上表情酷酷的歌手唱著歐美流行金曲,年輕一代已經成長,他們還會記得那場災難嗎?每一個唐山人都有一個自己版本的地震故事,但這些故事越來越停留在他們的個人回憶裡,一直到今天,它們仍未以某種集中、公開的形式彙集到一起,那該是多麼令人動容的歷史啊!我們也沒有太多的追問,迄今為止關於這場災難只有兩本值得注意的著作,錢鋼在1986年出版的精彩作品《唐山大地震》,更多的是對災情的描述,而至於它發生的更復雜的過程,一直到張慶洲的作品,才被揭露出來。但是,關於這場發生在1976年這個敏感時刻,被視作政治秩序改變徵兆的大地震中蘊含的更多細節,我們仍一無所知。巨大災難是考驗一個政府與其人民的重要時刻,他們的遲鈍、智慧、麻木、勇敢、同情心、英雄主義,種種複雜的反應都會在期間湧現出來。30年過去了,所有這種細微的、值得珍視的情感,理應吸取的教訓,都被壓抑在建設一個“新唐山”的過度熱情與速度之中。
。。
唐山如何記憶(3)
“不用擔心,唐山人不會忘記這些。”張慶洲說,我們談了一上午話,在樓下的小餐廳裡吃了桂林米粉。唐山人有自己的紀念方式。每年7月27日的夜晚,唐山所有的路口都有人在燒冥紙,紙灰滿天飛舞。地震後的屍體無法辨認,況且也不可能再辨認,它們被推土機推進了大坑中掩埋了,倖存者不知道他們的親人埋在哪裡,他們在所有十字路口都繼續送自己的親人一程。
txt小說上傳分享
祭南京中山陵(1)
沿著中山陵漫長的石階往上走,我期待的肅穆淹沒在人群的喧鬧中。人們總是在拍照,在臺階上、入口處、華表前,為了看譚延輳�樾吹謀�模�冶匭肽託牡氐卻�10分鐘,一個又一個遊人站在石碑前,姿態各異,表情喜悅,等待同伴將自己裝入鏡頭,就像蘇珊·桑塔格說的,在沒有被攝入照片前,你不能肯定你遊覽過此地。
像很多遊覽勝地,遊客總比景觀更像是主體,也像中國所有的景點一樣,在中山陵門口最醒目的位置,張貼著“禁止隨地吐痰與大聲喧譁”的“遊人須知”。在由“博愛”、“天下為公”、“民族”、“民生”、“民權”這些詞構成的中山陵裡,“遊人須知”顯得格格不入。
當然,沒有人注意這些。天氣炎熱,我看到了裸露上身的男士,喧譁聲即使到了存放孫中山遺體的墓室中也沒完全消失,而每隔幾分鐘,總會看到人扭頭向石階旁的草地上吐痰……
我突然想起1924年3月孫中山在黃埔軍校的演講,除去表達對中國與世界正在變化的革命形勢的觀察,他還提到“隨地吐痰與任意放屁是中國人的兩大毛病”。那是孫中山生命的最後時光,他之前生活的一連串挫折,只有很少的時刻,某種意外的榮光才降臨於他。
他試